中荷共谱经贸合作新华章
荷兰既是传统的西北欧小国,又是老牌的经济强国。2017年荷兰国内生产总值达7332亿欧元,在欧盟排名第六位,全球第十八位。2017年,荷兰货物贸易规模为8788.72亿欧元,服务贸易规模为3826.95亿欧元。截至2017年底,荷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6万亿美元;累计吸收外国直接投资9681亿美元。荷兰拥有农业、化工、能源、物流、高技术、生命科学等九大世界领先产业,拥有壳牌石油、飞利浦、ING、喜力、联合利华等全球知名跨国公司。荷兰也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位居世界第二。 政治互信持续深化经贸合作蓬勃发展 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荷兰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元首第一次访问荷兰,双方确定了两国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2015年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和首相马克-吕特分别访华。今年2月底和4月初,亚历山大国王和吕特首相再次先后访华,当时吕特首相率领四位内阁大臣和荷兰史上最大经贸代表团到访中国。10月,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正式访问荷兰,这是中国总理时隔14年再次访荷。中荷领导人频繁互访,充分显示了两国对发展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目前,中荷政治友好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潜力不断释放。 近年来,中荷贸易投资保持高位运行。目前,荷兰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荷兰在欧盟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荷货物贸易额达78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其中,中国对荷兰出口675亿美元,大幅增长16.4%;自荷兰进口111亿美元,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增幅达13.8%。荷兰也是中国在欧盟内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直接投资目的地。据中方统计,截至2018年8月,荷兰在华实际投资金额达190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荷兰直接投资存量达185亿美元。据荷外商投资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荷兰绿地投资项目超过610个,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超过20家中国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荷兰。中国在荷兰的投资领域已从传统的贸易、运输等领域拓宽至电信、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银行、保险、专业商业服务等诸多行业。 共建一带一路优势得天独厚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中荷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荷兰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陆海空交通枢纽之一,素有“欧洲门户”的美誉。中荷两国互联互通发展迅速,中国国航、南航、东航、厦航等航空公司均在荷开展客货运服务,每周有90多次客货运航班往返于阿姆斯特丹和中国七大城市。继中欧班列“蓉欧快线”(成都-蒂尔堡-鹿特丹)之后,多趟中欧班列正在陆续开通。近半数中国赴欧货运航线将鹿特丹港作为欧洲首站停靠港,中国对欧出口货物的40%左右经由荷兰进入欧洲。此外,荷兰拥有规模宏大、运行稳定的互联网交互中心,中荷两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荷兰不仅是现代金融的发源地,也是中欧资金融通的重要枢纽。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将全球总部设置在阿姆斯特丹。在英国进入“脱欧”程序后,外界更加看好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荷两国领导人多次表达了合作的愿望。习近平主席指出,中荷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合作伙伴。今年上半年亚历山大国王和吕特首相相继访华时均表示,中荷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面临很多合作机遇,荷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中方加强在此框架内的合作。荷兰雇主协会主席汉斯-德波尔曾提出“一带一路一港”的设想,认为鹿特丹港将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高新技术合作方兴未艾 荷兰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出口世界第一,乳制品出口世界第三,被誉为“欧洲菜篮子”,农业技术世界领先。中国蔬菜种植、乳制品以及生物基因等行业的企业与荷兰高校、科研机构深入合作,建设农业设施基地、设立研发创新中心,开展创新合作、产品研发、人才交流,极大地提升了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荷兰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世界上通讯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福布斯2000强IT企业中有60%已在荷兰设立了运营机构,中国通信企业把握良机,与荷兰电信运营商、知名企业及政府机构合作,扩大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业绩稳步提升,目前已在荷兰站稳脚跟,为打开欧洲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荷兰作为欧洲门户和国际会议的热门举办地,高度重视安防,为推动数字时代的安全领域创新,还在海牙市建设了“安全三角洲”。中国安防领域几家领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与荷方开展了广泛合作,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为开发欧洲市场和推进国际化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荷兰生命科学领域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达2500余家,生物、制药、医疗技术世界领先。中国企业深入探索,或与荷兰育种科技公司合作研发天然药物,或将生物识别技术引入智能医疗系统,成果斐然。 荷兰是循环经济的先驱,在水管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环保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中国环保企业与荷兰生态修复企业密切合作,在荷兰设立生态创新中心,弥补在土壤修复领域的短板,将解决方案在中国落地。 荷兰在毕马威2018自动驾驶成熟度指数报告中名列第一,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研究水平世界领先。荷兰政府和业界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自荷兰进入欧洲持欢迎态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多次中标荷兰新能源汽车项目,实现了在该领域欧洲市场零的突破。 中荷秉承开放务实的自由贸易政策 荷兰政府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吕特首相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呼吁各国发展具有建设性的国际多边主义,重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荷兰一贯倡导自由贸易、公平竞争,与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一致,与中国进一步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的目标契合。近年来荷兰在诸如中欧光伏产品争端等问题上明确表态支持自由贸易,多次在中欧经贸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搭好进博会新平台促合作谱写新华章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10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一向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荷兰对这次盛会积极响应。荷兰作为首批受邀参加进口博览会国家展的欧洲国家之一,将派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卡格率团赴沪出席进口博览会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荷兰共有16家企业预定了1500多平方米展位,包括飞利浦、恩智浦、阿斯麦、喜力等国际知名企业将亮相。此外,荷兰多个地方投资促进机构将组织当地企业作为专业观众参与进口博览会。 中荷两国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在多个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加深两国合作的良好契机,将为中荷两国企业带来新的合作机遇。 (作者系驻荷兰使馆经商参赞张国胜)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