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务实合作维护全球化成果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框架内的一场重要活动,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国际财经媒体和智库论坛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与传播”为主题,共有来自79个国家的主流媒体负责人、智库专家以及有关方面代表共600多人参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奋斗,需要各方有识之士一道努力。希望各国媒体和智库界的朋友们肩负时代责任,展现时代作为,坚定高扬经济全球化旗帜,广泛传播互利共赢理念,客观公正对待矛盾分歧,推动构建务实合作桥梁,积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做共命运同发展的理念传播者、智慧贡献者和实践推动者。 经济全球化面临风险 虽然出席论坛的嘉宾一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他们也坦言,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来自保护主义的挑战。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就指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正使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合作面临互不信任的风险。那么如何化解这一风险,德维尔潘认为,除了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外,还要改变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德维尔潘说:“在过去十年间,全球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一方面,传统经济强国推动的经济增长正在减速;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建立新型全球贸易与国际投资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提供保证。” 波兰前副总理科沃德科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贸易与资本的自由流动,以及国家间经济产品、服务、知识、信息和劳动力等相互融合。全球化可以扩大市场准入,刺激资本,推动技术的成功及可持续发展,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必须同步提出综合推动政治、经济进步的解决方案,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可持续地推动全球化进程。 媒体应发挥引领作用 具体到全球化背景下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彭博社总编辑米思伟认为,长期来看全球化还是主流,但短期内民族主义、保护主义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出现将会影响全球化的进程,因此商业媒体和智库需要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米思伟进一步表示,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希望中国继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全球化,确保自由贸易是真正的自由贸易,是真正的开放。同时,建议中国向境内外媒体提供更多的数据以供其更好地报道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日本经济新闻社会长喜多恒雄也指出,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中国亮眼的经济增速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的。所以,未来在继续推动全球化方面,仍然离不开中国的助力,他希望中国能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媒体的互动,共同为推动全球化贡献力量。“境外媒体如此高度关注进口博览会就说明,支持多边主义和贸易自由化依然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时代大势不可阻挡,作为媒体人,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公平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使命。 慎海雄谈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深刻变化,不确定因素增多,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摩擦、投资保护主义有所加剧,经济全球化面临巨大的挑战。“这是时代提出的问题,也是世界在期待的答案,而媒体责无旁贷要做开放经济体系的维护者,要做不同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沟通者,要做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航标灯。”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