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通往俄罗斯的安全“商路” 析浙黑合作为浙江外贸带来的新商机
不久前中国商人在莫斯科“艾米拉”市场货物被没收的事件,使很多浙商对进入俄罗斯市场产生了疑虑。面对这个潜力伟大的市场,浙江企业如何才能有更“安全”的经商体例呢?浙江与黑龙江两省间增强合作,在某种程度上说,为浙江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开通了更为安全的“商路”。 浙江企业怎样行使这些通路在俄罗斯市场上掘金呢? “浙货”的机会来了 俄罗斯经济近年来快速增加,带动了俄罗斯市场对日用消耗品的需求。但是在将来的几年,轻工业仍将是俄罗斯的“短腿”,俄罗斯国内必要的各种日用消耗品仍需通过进口来填补。这为浙江颇具上风的轻工产品创造了大市场,名声在外的“浙货”机会又来了。海关统计表现,近年来我省对俄出口的商品重要是服装、鞋、纺织品、珍爱电路装配、塑料成品等。 据介绍,目前一台60厘米左右的彩电在国内只能卖2000多元,而在俄罗斯可以卖到5000元以上。国内市场份额缩小的小诟谇电视机在俄罗斯也有较大的市场。此外,中国的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在俄罗斯市场上也很有竞争力。假如采用跨境加工这一情势,浙江企业将产品在边境地区组装后再销往俄罗斯,既实现了低成本,又能安全交易。一些以数量计税的产品还可以正当有用避税并规避经营风险。 因为俄罗斯国内目前掀起基本建设高潮,建材及水暖设备方面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浙江企业的此类产品将可以在俄罗斯找到市场。此外,在食品、服装、鞋帽等类商品中,浙江产品也有相称的上风。目前黑龙江省的绥芬河、东宁、黑河等地已建了一批互市贸易区,为开展双向加工贸易提供了载体。一些边境县还承诺可以让浙江商人免费入户籍,并获得护照,浙江商人来回中俄边境就会便利得多。 资源开发,正待挖掘的富矿浙江有一家企业在黑龙江省获得了年产100万立方米的森林采伐权,还进入了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从资源小省走出去的浙江企业,更懂得怎样开发这些资源。而俄罗斯正待开发的资源则更为诱人。 据介绍,俄罗斯目前的森林采伐量低于合理消费量,前者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很多“采伐”是由于火灾或虫害所致。除了森林以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地皮、矿产、渔业等资源都特别很是雄厚,俄罗斯因为地理、资金等缘故原由,对这些地区开发投入有限,也特别很是迎接国外投资。让浙江渔民去俄罗斯捕捞,就已经引起了“两江”一些部门的爱好。黑龙江省已有一批企业在俄罗斯从事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在俄罗斯签下了一批矿产和开发项目,还有一些企业已赴俄开展农牧渔业生产,浙江企业可能从中找到合作机遇,进一步深化加工,扩大规模。目前,我省当局正在积极与黑龙江合作,一方面组织我省企业实地考察俄罗斯投资环境,另一方面约请俄方来我省介绍当地的投资环境、外资政策、投资项目,并通过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省州之间的经贸联系,给浙江商人提供更多便利。 要机遇,更要安全 俄罗斯市场的伟大商机已经展现。一个基本判断是,俄罗斯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俄罗斯往后几年的生产设备等投资性商品进口将大量增长。正由于此,浙江企业进入俄罗斯同时面对的是高利润和高风险。 “艾米拉”市场中被收走的货物有很多来自浙江商人,这些被没收拉走的货物大多是通过俄海关委员会认可的“灰色清关”途径进入俄境内的。中国驻俄使馆已经提请国内有关企业细致,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包机包税”、“包车包税”是中俄两国间的一种非规范化贸易体例,具有较大风险。 因此,有关人士提示浙江企业,在从事对俄贸易过程中,最好走正规渠道。在目前的形势下,“两江”进行的合作恰好为浙江企业正当地追求在俄罗斯的商业利益找到了较安全的途径。 (摘自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苏靖)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