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企业必要持久竞争力
最近几年大家可能都发现,做软件这行利润越来越薄了,一些公司甚至经营上出现困难,其实这种征象都很正常。由最初的暴利变化为利润接近平均水平,这是每一个行业发展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平均利润说明这个行业走向了成熟。到了这个阶段,就要看每个企业具不具备持久的竞争能力,毕竟靠泡沫托起来的行业长久不了。 目前我国的软件企业团体面临着如许的题目:在行业狂热褪去、消耗者理智恢复、竞争主体增多、竞争水平升级的情况下,人才资源难以为继、创新能力不能持久,市场定位摇荡不定。对于一个成熟行业和企业,如何保证其竞争力持久不衰最为核心,而提拔核心竞争力则是一个体系工程,包括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企业和行业的市场定位等等,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忽视。 人是软件行业悉数价值的表现,对于软件企业来说,现在人力资源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正在成为一种竞争能力。中国的企业在谈到人力资源开发的时候,不太乐意花许多的钱去做投资,这造成中国在高级人才的使用和引进上不如外国,技术创新水平跟不上,经营和服务体例不够邃密,产品附加值低。如今我们制造的产品虽然世界远销,但是许多是在别人的设计、贩卖网络和知识产权下来进行的,我们的人力资源正在被别人用于创造。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出卖加工能力,只是一种劳动力的外包。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软件公司来中国发掘高素质人才,但是也为我国IT行业的人力资源提供了机遇。全世界的人才流动,就是哪有机会他们就往哪走,哪个国家的技术人员都有体现价值的需求,我们应摊开眼界,在全球范围内探求我们必要的人才,以更好地降低人力成本,提拔竞争力。同时重点培养国内人力资源,使他们也能工作在管理层和技术开发层上,这对我国IT行业在全球的竞争能力提拔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其次是企业和行业在更大范围中的定位。定位不仅仅是方法学,也是一个过程,在一个动态转变的体系中赓续地定位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中国企业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在原点设计的时候找准本身的精确位置。不然的话会造成如许一种局面:应该打工的时候,想当老板,本应该当老板的时候,却想打工,如许的企业怎么干得好? 竞争力有的时候是在忍耐过程中产生的。每天背着某小我走,一向背到他不会走,这个时候再跟他竞争,你就行了。人家原本身强力壮,一上来就肯定要跟他竞争,肯定被人家打得乌烟瘴气。印度在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不能不被认为是一个创新,通过一个过程的安排创造了印度软件的品牌,也创造了产业的价值。我国软件业要认真分析我们的资源、我们的实际,分外是软件产业已经形成的国际格局,中国软件产业能否做好定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软件之路,将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最紧张的因素。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