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贷款四大误区
需郑重昨天,一位开了15年马自达的下岗失业人员,想到南京市商业银行申办小额创业贷款,开一个摩托车补缀铺。当工作人员问他有没有摩托车补缀资格证书时,他竟说:“我开了十几年马自达了,还能不会修摩托车?”如许的回答当然不能“过关”。 昨天,负责办理南京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创业担保贷款的南京市商业银行市场营销部客户经理戴之高,教下岗失业人员如何走出申办贷款的误区。 误区一:到期不还贷题目不大 据戴经理介绍,南京市商业银行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办的这个小额创业贷款,是去年8月11日开始放贷的,到目前为止,先后有400多位下岗失业人员提出贷款申请,304人通过审核拿到了贷款,放贷总数360.6万元。虽然如今第一笔贷款的还贷期还没到,但已陆续有一些人开始提前还贷,截至昨天,提前还贷数额达12.7万元。尽管如此,银行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贷款人到期能否按时还贷心存疑虑。由于有不少贷款人在申请时,曾吐露出“如不能按时还贷也没什么关系”的想法,戴经理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熟悉误区。 据戴经理介绍,去年小额创业贷款设立之初,市里曾专门拨出500万元给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用于小额创业贷款的当局担保,如今这笔钱就存在市商业银行。但并不是有了这笔当局担保资金,贷款人就可以不负责任地不还贷了。假如有人到期不还贷,不仅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而且当初为贷款人审核盖章的社区街道、居委会,以及区(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银行等相干部门都会出面干预。 记者看到,在贷款人提交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前期审查表》上,分别盖有社区居委会公章、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公章、贷款担保机构公章。戴经理说,这3个盖了章的部门对贷款人的还贷诚信都负有监督的责任,假如有人到期不还贷,光居委会的大爷大妈们就会踏破门槛上门“追债”。 误区二:同伙多东西就能卖得掉 在戴经理的日常接待中,经常遇到一些想做商品贩卖的申请人,问他怎样才能将货卖掉时,有的说,本身平时玩的同伙多,可以找他们帮协助卖点货;有的说,本身有亲戚在某某局当向导,可以把他们单位的劳保订单拿下来。 其实,如许的创业思路都很不成熟。如今是商品经济,同伙多,不肯定都能帮你做生意,想靠亲戚一条线吃“劳保”,生意只会越做越窄。 遇到如许的情况,戴经理一样平常会建议他们先回去将本身的创业思路重新理一理,或是先参加一些创业培训,开拓一下本身的眼界,拓宽创业思路,等有了较成熟的创业计划时,再来办理申请。 误区三:只要我想干就能干好 小额创业贷款开办一年来,戴经理遇到最多的征象就是,当他问申请人拿到钱后想干什么时,他们说不出一个详细的创业项目和计划,但每小我的创业决心好像都很大,而且还信念十足地保证,只要本身想干,就一定能干好。但干什么、怎么干呢?说不清楚。 戴经理说,贷款人来申请前,至少要先搭出一个创业的“架子”来,如开烟酒百货,要先租好门面,做好门头,买好货架,假如两手空空就来贷款,又说不出一个详细的创业计划,银行怎么能放心地把钱贷给你呢? 误区四:我全指望这个钱开张了 据戴经理介绍,他们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合办的这个小额创业贷款,小我最高贷款限额是2万元,除非像早点摊如许的小买卖,2万元现实上对想创业的人来说,是不够的,银行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办贷款的初衷,也是为了扶持一下想创业的人,增补资金缺口,并不是要他们把这笔钱看成唯一的“救命稻草”。 但在现实办理过程中,戴经理就经常遇到有如许想法的人。有些申请人一来就透露表现,本身什么钱也没有,就指望着这笔钱拿到后,再详细计划怎么干了。这种想法是很不实际的。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