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价格高于国内 钢材扩大出口
今年以来,中国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捉住机遇扩大出口,以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来自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鞍山钢铁集团的新闻注解,今年1-5月,该公司累计出口钢材产品62万吨,是上年一年出口量的一倍,出口额达1.4亿美元。鞍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一向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作为经营战略的支持点,当国内产品竞争激烈、价格着落时,鞍钢必然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设备上风,增长国际市场的投放量。 在中国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中国市场钢材价格近两个月来平均每吨敏捷降落了约1000元,一些劣势企业和经销商纷纷削减营业量。 与此相反的是,国际钢材市场行情看好,在欧美经济复苏和一些国家钢铁限产等因素作用下,钢材价格赓续上扬,平均价格目前高出中国市场约600元人民币/吨。以今年五月份为例,中国板材的出口价格平均为401美元/吨,较上月上涨12%,角钢及型钢平均为480美元/吨,上涨73.9%,这为企业出口带来了紧张机遇。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鞍山钢铁集团、武汉钢铁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近年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努力进步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度,面对国内市场价格下跌的最新转变,这些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国外,积极参与国际钢铁市场的竞争。据统计,2004年1-4月,中国39家钢铁企业累计完成“加工出口专用钢材”签约154.79万吨、发货146.46万吨,同比分别增加46.57%、47.52%。 今年以来,中国产钢大省辽宁省钢材产品出口势头迅猛。据大连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全省共出口钢材32.8万吨,是去年同期的2.2倍,参与出口的经营单位多达200余家。 截至2003年,中国钢铁产量已经延续8年居世界首位,预计今年总产量接近3亿吨。一些专家分析,因为钢铁产业投资过热,产能急剧扩张,可能造成紧张供大于求的形势。 鞍山钢铁集团总经理刘玠认为,近期中国当局延续出台了12项宏观调控详细措施,初步遏制了钢铁产业的急速扩张势头。钢铁企业应当着力于提拔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