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04年中国机械500强在京发布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04年『世界机械大会』暨《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于7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以及上海大众占有了《中国机械500强》榜单前三名。同时发布的2004年《世界机械500强》中,有43家中国机械企业入选。

        21世纪, 世界机械制造业进入空前的高速发展阶段,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管理、新战略在机械制造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 最引人瞩目的照旧中国本土机械制造业崛起!为了正确了解中国机械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中国机械企业与世界级企业的差距,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世界经理人周刊》联合主理第二届2004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布会。

        据了解,此次《中国机械500强》排序的原则较其他同类榜单有很大不同,即在按贩卖收入排序的同时,还采用世界经济论坛(WEF)与世界企业实验室(WEL)按国际惯例设计的企业竞争力评测模型(CVA),对企业的贩卖收入、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增加率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行业差异、声望指数等因素加以确定。

        共有来自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金属成品等在内的六个行业的500家企业入选榜单,其中入选行业最多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有178家,而其中汽车行业就有147家,占交通运输行业的82.58%,占500强企业的29.4%。对整个行业的利润贡献率更是达到了50.68%。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中国机械行业发展状态的不平衡,同样也决定了机械企业500强在地域分布上也呈现了很大的不平衡, 除了内蒙古、西藏和贵州外,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械企业进入500强。企业数最多的4个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都属于华东地区,共238家企业,占500强比例为47.6%;这四个地区的百强企业共41家,其中最多的是江苏,共13家企业入围百强。

        大会推出的《世界机械500强》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对世界机械企业进行综合比较的榜单。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Mundell教授担任主席世界企业实验室(WEL)提议, 联合世界经济论坛(WEF)、《剑桥制造评论》共同编制,共有43家中国机械企业入选,其中排在前100名的只有3家企业: 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东风汽车,分别排活着界第59位、68位和73位。大部份企业都排在300名以后。

        全球领先的战略管理及信息技术咨询机构--世界经理人资讯有限公司首席实行官丁海森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透露表现,企业竞争力是指世界偕行业企业之间竞争时体现出来的Power(力量), 不偕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可比性较差。中国企业分外是成长性企业先不要把进入《财富》世界500强作为奋斗目标,而应该把成长为世界级企业(World Class Enterprise) 作为标竿, 把进入世界企业实验室(World Enterprise lab) 编制的世界行业500强、100强、10强和第一名作为发展动力!

        世界产业的分工和价值链的分配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丁海森进一步指出, 曩昔谁有地皮和资源谁赢利, 如今越接近最终客户这一端产生的价值越大。然而, 让我们难堪的是,靠近客户的大多是跨国公司和外国品牌,无论是汽车照旧电梯, 中国的公司只是在为外资公司做零配件加工或OEM,处在价值分配很薄的一环,人家吃肉我们啃骨头! 人家可以拿到15%的利润,我们只能拿到3%。因此树立品牌意识已经是迫在眉睫! 这次入选《世界机械500强》的43家中国企业大部分是汽车制造商, 然而拥有自立的世界级的品牌一个也没有!

        丁海森最后指出, 中国扶持汽车工业也有五十年了, 居然没有存活一个品牌。福特从1903年6月16日到今年,有了百年的历史,中国也有了五十年了。1953年7月15日汽车工业在长春奠基,1956年通过SKD体例生产出第一批解放卡车,1959年生产出第一部国产小车。基本上中国算是与日本汽车产业同时期起步。韩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比中国晚十年。这些年下来,日本的汽车形成五大品牌,以节油和质量好而如洪水漫进美国和其他市场。再下来,韩国以廉价车也进入北美市场, 韩国以万万人口支持起了三四个民族品牌汽车,中国以13亿人口的市场,连一个像样的品牌都拿不出来。

        在『世界机械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包叙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薛德林等国家和机械行业的向导出席会议并发表紧张讲话,鼓励入选的机械企业不屈不挠,为中国机械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还有400余名来自国内外机械企业的企业领袖、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技术精英共聚一堂,探究中国机械企业的发展之路,就中国机械企业的战略、管理、科技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