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遭欧盟“两指令”
据了解,虽然不少部门和中介组织都在关注、介入此事,但真正深入的实质性进展不多。 今年8月13日,欧盟各国将完成两项关于电子垃圾法规的立法,并将于明年这临时间正式启动,这将对中国电子行业出口产生庞大影响。中国有关部门曾在去年进行过一次初步调查,假如欧盟两项指令付诸实施,中国对欧出口约12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将可能被欧盟拒之门外。而今年一季度,中国涉及两项指令的产品出口欧盟金额为97.2亿美元,同比增加67.2%。如保持如许的增速,2004年中国出口欧盟涉及两项指令的产品有望达到500亿美元,2005年可达600亿美元。 绿色环保壁垒 欧盟的上述两项指令分别为《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 前者要求,“生产商”(包括其进口商和经销商)在2005年8月13日以后,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的电气和电子产品,并在2005年8月13日后投放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上加贴回收标识。2004年8月13日之前,欧盟各成员国(包括新入盟的15国)将根据两个指令的要求完成各自的立法。 ROHS指令要求,2006年7月1日以后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 根据欧盟官方通知布告的指令附件,两个指令涉及的产品包括十大类、近20万种,几乎涉及所有的电子信息产品:大型家用电器类、小型家用电器类、IT和通讯设备、消耗产品类、照明设备类、电气电子工具类、玩具休闲及体育设备类、医疗设备类、监控仪器类、主动售货机类。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出,“两指令”现实上是一个特别很是典型的“绿色环保壁垒”。详细来说,中国目前出口的电子信息产品中大部分含有6种被限定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要在两年的时间探求到替换品特别很是困难,即使能够得以替换,势需要增长产品的成本。其效果是,中国产品要么因无法实现有害物质的替换而退出欧盟市场,要么因产品成本的增长而失去原有的竞争力。 第二,报废电子电气产品在回收、处理方面由生产者付出所有的费用,这必将大幅增长企业的成本,从而使产品失去肯定的竞争力。 第三,在“历史垃圾”的回收、处理费用上由市场占据者按比例分摊,这势必也将增长中国企业的负担。 第四,“两指令”不仅仅只是影响电子信息产品整机制造商,而且涉及到原材料、化工、包装等上下流企业,从肯定程度上来说,影响到中国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除了欧盟的“两指令”外,据悉,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在制订类似的相干法律法规。假如这些国家的法律法规一旦出台并开始实施,无疑会对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 欧盟的“绿色壁垒”对于中国电子企业的负面影响较大,由于中国电子产品对欧盟出口比重很大。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欧盟的两个“指令”并非单独针对中国,短期内对企业可能有肯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说,将促使企业不得不加大力度研究新工艺,研发替换品,规范企业管理,企业会因此获得新的贸易机会。 根据欧盟的规定,指令启动前有18个月的过渡期,这也是中国相干企业探求对策的珍贵时间。但据了解,虽然不少部门和中介组织都在关注、介入此事,但真正深入的实质性进展不多。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以宁波为例,宁波受到欧盟“两项指令”影响的生产企业已超过500多家。宁波市机电办和宁波市外贸局公平贸易处多次组织相干企业进行研讨,诠释欧盟“两项指令”的内容,为该市家电企业的应对提供了条件。部分输欧家电大户已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举措,但更多企业对此基本上没有反应。 而《南方都市报》报道,去年顺德机电企业出口欧盟金额为11.92亿美元。目前,顺德企业也正针对这两项法规探求对策。 据悉,商务部正在行使WTO的相干规则,针对“两指令”中的豁免条目,积极与欧盟当局进行磋商,为中国企业争夺尽可能多的豁免产品名单。信息产业部也在积极组织相干企业探索、研究重要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替换,以便到2006年7月1日前跨越欧盟的绿色环保壁垒。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