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机械制造企业要加强应变能力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机械工业近几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2003年机械工业的工业增长值、工业总产值、贩卖收入、出口总额、利润总额以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与2002年相比,增加均在20%-50%之间。高速发展的势头连续到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上半年同期相比,虽然这些指标均有所回落,但仍处在高速增加的区段。对此,有人忧虑好景不长,大起之后会大落。今年五、六月份以来,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机械工业的影响已渐渐展现,于是人们的担心又增长了几分。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近日指出,20%、30%甚至50%增加速度,对于一个国家的一个大的产业来说,保持一、二年已经是特别情况,保持几年,则是不可能的。某些产业,几年均处在百分之三十几的高速增加区段,必然会引起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失衡。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必然要采取响应的宏观调控措施。1992年、1996年以及2003年高速增加后的回落,已说明了这一点。
        机械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大产业,门类浩繁。机械工业总体发展处于高速区段,其中各个小的行业并非均能得到高速发展。进入五、六月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而电力设备行业,因为缺电的影响,依然一起走高。但有专家估计,2007年以后,国内电力供给短缺的征象将得以缓解,届时,电力设备制造业已形成的产能,将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机械工业这几年的高速发展,多半得益于国家内需拉动的方针和政策。但内需也是有肯定限度和时限的,一旦内需的拉动力削弱,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又不强,机械工业如何维持高速增加,就成了一个题目。高速增加时期,为了尽可能多地得到订单,企业必然费尽心机,扩大产能。高速之后,已经形成的伟大产能,如何吃饱,也是一个实际的题目。工程机械行业,今年下半年将首先碰到这一题目,轿车行业,不久也会碰到,电力设备制造业,将迟几年碰到。朱森第指出,机械工业的不少行业均会碰到这一题目。
        作为机械制造业的企业,加强应变能力十分紧张。具有充足应变能力的企业,在高速增加时,能快速相应市场,整合相干资源,捷足先登,先动手为强,很快拿到更多订单,好时机时,大大地发展一下本身;一旦增速减缓,这些企业也早都有预案,作了充分预备,或则转向,或则升级,或则出口,又能很快为已形成的过大产能找到出路。如许的企业之所以能进退自若,应变有方,一方面在于这些企业的向导眼光长远,未雨绸缪,已经为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了预备。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对于产能的扩展,采取了十分理智和科学的态度。首先,不一味地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而是内部挖潜,改动管理,进步自身的能力;其次,充分行使社会已有的资源和能力,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为己所用;再有在扩大生产能力时,尽可能形成柔性小生产体系,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必要。
        应变能力也是企业的竞争力,也是一个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保持长久竞争上风的保证。应变能力来源于远见,植根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熟悉;应变能力也在于故意识地培育。不少已经垮掉的企业,曾经都红火过一段时间,但终因缺乏远虑,使其为各种近忧所困扰,难以为继,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中国机床商业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