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你的微笑让我心寒 降后难现昔日辉煌
降价是正常的,但一直的降价绝对是不正常的。算上奥迪的此次降价,整个中国车市在今年已经出现了3次大规模的降价潮。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降价之后,车市所体现出来的不是如火如荼的贩卖局面,而是越降越冷的无情实际,究竟什么样的降价消耗者可以接受,这已经成为一个厂家猜不透、商家看不透,消耗者说不清的题目,也是目前车市所急需解决的症结。 从厂家来看,各型乘用车辆自5月以来的低迷走势和消耗者冷眼旁观的局面已经成为他们不得不降的诱因;从商家来看,堆在车库里的商品车就是冻结在银行里的资金流,成为了他们不得不促销的理由;而从消耗者来看,今天一万,明天两万的降幅已经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陷阱,“看着降价去买车,原本想着可以支持一年,可不到3个月,又降了!”这是他们最害怕的实际。三方都忧郁、都不洒脱、都是有苦说不清。 从1月1日起,上海通用就先发制人,打出“04款”牌,让赛欧的价格下调了1万~1.1万元,从而引发今年中国车市的第一轮降价风潮。它带来的就是轿车销量的直线上升以及厂家经销商的欣喜若狂。于是,加大投入、加快生产的口号不绝于耳。而到了5月,上海通用通过启动“别克·突破2005”的降价策略使其当月销量一会儿跃居榜首,这直接导致一向稳坐冠军宝座的大众在6月联手降价。但出乎所有人料想的是,这次降价带来的却不是销量的增加,而是车市连续数月、前所未有的低迷。作为近年来车市最稳固的车型,大众的降价让消耗者害怕了:“还有什么车不降价?”对于汽车价格的不信赖感在消耗群体中敏捷滋长。随之各大厂家、经销商库存增长,飞速发展了几年的中国车市蓦地冷却。为此,在今年8月,各个厂家自发联合提议了“价格联盟”。但风趣的是,这个松散的联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由于经销商越来越大的库存压力而从下至上彻底崩溃。随后就是更多车型的大幅度降价。 此前赓续有专家澄清,增速放缓和价格下跌是汽车市场回归理性的一种体现,是中国车市经过两年多飞速“膨胀”之后的整合。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2004年已经毫无保留地向各方展示了车市的残酷和降价的负面影响。回想刚刚曩昔的9个月,降价已经从消耗者迎接的“香饽饽”变成了令他们恐惊的“笑面虎”。中国车市的“流金岁月”好像已走到终点,消耗群体里流行着一句话:“降价,你的微笑让我心寒。”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