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皮包公司的“外贸”骗局
9月中旬,浙江温州的外贸经营户李老师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招商信息,西亚某国设立在我国新疆的一家公司机构,盼望追求一位合作伙伴,提供各种外贸加工订单。于是,他前去签订了一份总额2000万元的加工订单。 李老师交了20万元的保证金,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发了一半的货,但对方从此杳无音讯。 受骗的李老师自觉联系了十几家浙江被骗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他们被中西亚商人开设的皮包公司骗了,而且这类公司远不止一家。 业内人士讲,从去年开始,来自中西亚的皮包公司开始增多。因为浙江商人大多风俗先发货再回款,所以踩入陷阱的外贸公司许多。这位人士说,这些“黑公司”每每以境外采购等为诱饵,行使假合同,骗取那些渴望出口产品的企业预支各种费用。“他们对外贸流程特别很是了解,业务执照很齐全,工商、税务手续都有,很难识破。” 据悉,类似题目不仅存在于新疆,还发生在辽宁丹东和吉林延边等边贸地区。 浙江外经贸厅贸易发展处人士说,有一种办法能规避货去难回款的风险,适合长期在边贸追求商机的生意人使用。经营户和客商签订合同后,双方可将订金、保证金等存在银行专用账户中,然后银行各给双方一个回执。客商回国后,将货款打入银行账户,银行关照经营户发货。货到后,客商通过银行关照经营户取走账户内的货款和订金。这种模式最大的益处就是行使银行的诚信作担保,使双方的贸易往来能在一个相互信赖的基础上进行。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