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总额将破万亿仅次美德老三有三忧
重要题目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外贸依存度太高;其二,出口粗放式增加不利于外贸健康发展;其三,贸易摩擦接连赓续。 据1日出版的《经济日报》报道,中国外贸的迅猛发展总是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仅有5100亿美元,但短短3年间,便有望翻一番,超过万亿美元。如今,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中国制造”在海外需求强劲,中国进出口总额活着界名第四位,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紧张组成部分。而且中国今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万亿之后,更有望向前迈进一大步,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实现总体平衡。今年前4个月,外贸出现10年未见的大逆差,但到9月份,便一举由逆差扭转为顺差,使全年进出口有望保持平衡,并略有顺差。这是因为在去年底经济出现过热苗头之始,中国当局便武断采取措施限定过热行业投资,使这些行业对资源类初级产品进口需求减小。 民营企业成为进出口复活力量。在近两年迅猛增加的进出口总额中,民营企业发挥了日益显明的作用,在中国出口贸易的比重从2001年的7%提拔到2002年的10%、2003年的13.7%。有关统计表现,目前民营企业出口增幅显明高于国企和外企。新近颁布的外贸法规定,作为天然人的通俗人也可以小我身份从事进出口贸易,这也为中国外贸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奇怪血液。我们为外贸出现喜人局面而愉快,同时又必须保持清醒。重要题目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中国外贸依存度太高。现阶段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60%,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倍,也远高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这说明中国已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分工,进步了资源配置的服从,但同时也加大了中国经济对外依靠的程度,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不稳固因素,如进口原材料价格发生转变或出口商品在国外遭遇反推销,很容易对中国经济增加和劳动力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其二,出口粗放式增加不利于外贸健康发展。目前中国产品出口数量虽大,但缺乏自立品牌,商品附加值不高,供求结构不平衡,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一起下滑,不仅企业利益容易受损,还很容易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纠纷。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彩电出口数量增加36.1%,但价格降落5.1%,船舶、地毯、鞋类等商品在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价格也同样有所下跌。 其三,贸易摩擦接连赓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转而采取反推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援助手段对本国产业执行珍爱,使中国遭受国外“两反一保”及特保立案调查的数量赓续上升。对此,我们应当引起充足正视。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