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浙江板块的资本故事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今年11月15—16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理、浙江省上市办承办、天一证券协办的第一届改制上市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市办、金融办、发改委和部分投行机构的重要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浙江企业的上市热情和雄厚的后备资源引来浩繁倾慕的眼光。据浙江省上市办主任丁敏哲介绍,浙江省目前共有96家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首发上市,全省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440多亿元。尤其是今年,浙江企业上市再掀高潮,在境内外首发上市公司已达21家,募集资金合计人民币57.50亿元,再融资8.05亿元,创我省历年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和新增募集资金的新高。这其中又以深圳中小企业板为重要上市地,浙江板块目前以30.08亿元的融资额在整个中小企业板融资额中占有了33.03%的份额,成为绝对主力。

        另一方面,浙江企业改制上市的后备资源仍十分雄厚。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设立股份有限公司800多家。近4年来,新设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以90家的速度增加,目前进入上市指点期的企业181家,8家已向中国证监会正式申报,10家企业已通过发审委审核,另有几十家正积极筹划境外上市。

        上市,给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哪些益处?哪些题目可能成为制约企业改制上市的瓶颈?当局在企业上市中又如何起到推动作用?在对本次会议的采访和浙江上市企业的走访中,我们力图找到这些题目的答案。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上市

        “假如不借助资本市场,企业家大概可以把企业资产从1亿发展到10亿,但想做到100亿就很难了。”

        上市3年,光宇集团的董事长冯光成对上市有了深刻的领会。

        浙江玻璃(0739.HK),光宇集团的一个紧张资产,2001年12月10日作为第一家登陆香港主板市场的内地民营企业,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发行H股1.7亿股,募集资金6亿多元人民币。目前,浙江玻璃在全国玻璃制造行业中排名第四,是唯逐一家民营大型浮法玻璃生产企业。

        在浙江玻璃上市前,冯光成和他的创业伙伴用了整整15年时间使集团的总资产达到6亿元。但是自浙江玻璃2001年底上市至今短短的3年时间里,光宇集团的总资产已经从6亿元飞跃到了65亿元。假如算上无形资产和日后可能进行的再融资,整个集团的资产总额将直逼百亿。

        三年时间,从6亿元到百亿元,资本市场给企业带来的规模上的飞跃在浙江玻璃身上得到了极好的解释。

        提起企业改制上市的益处,上市还不到半年的精工科技的董事长孙建江发出了同样的感触:“企业要真正发展,就必须走上市之路。”

        精工科技(002006),重要从事建筑、建材专用设备及轻纺专用设备的生产制造。2000年完成改制,2004年6月作为“新八股”之一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公开发行3000万股,募集资金22081万元。其控股股东为资本市场熟知的精功集团有限公司,后者还同时控股轻纺城(600790)和长江股份(600496),而精工科技因此也受到二级市场的更多关注。该股上市首日高调登场,全日涨幅高达130%,换手率达到72.35%。

        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收益就在于得到了大量急需的直接融资。精工科技此次上市共募集资金22081万元。观察这些募集资金的投向,重要是用于新型钢结构建筑成套设备技改项目、岩棉复合板成套设备制造项目等主业务务中最急需发展,也最必要资金的一块。董事长孙建江透露表现,随着精工科技募集资金项目的渐渐实施,其主业务务将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拔。

        上市,也使企业树立起一个优秀的公众形象。这是非上市企业所无法企及的。这种形象包括信誉、名誉、着名度等,其会大大提拔企业获得间接融资尤其银行融资的便利程度,极大地改善团体融资环境。我们在研究浙江玻璃上市以后的年报发现,以首家登陆香港主板的民营企业身份亮相的浙江玻璃,其在国内的信誉和着名度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其境内间接融资环境的敏捷改善。上市后的3年,浙江玻璃所获得的间接融资呈现出一个几何级的递增。尤其是基于企业名誉状态的短期银行贷款更是快速增加。2001年还未上市时,这一数据是500万元,到了2002年已经猛增到1.8亿元,而且其中的4955万元无需担保。到了2003年短期贷款的额度更是增至4亿多元。当然,对于每笔贷款公司方都作了如期归还。有学者把这种征象称为民营企业上市的“广告效应”。

        此外,上市后严酷的监管和会计制度促使企业赓续完美公司的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日常运作。而通过企业改制上市的整个过程,也使得公司参与此项工作的管理层自身素质赓续进步,锻炼了一支认识资本市场的人才队伍。

        当局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

        浙江玻璃2002年和2003年度年报表现“绍兴县杨汛桥镇财政部”(年报原文)分别给予浙江玻璃1931万元和2409万元的无偿补贴,用于“辅助员工成本及直接生产成本”。

        另外,我们从精工科技2004年三季度报告中也发现,公司今年已累计得到财政贴息和当局补贴收入127万元。

        进一步观察得知,如许的当局补贴收入其实在其他的浙江上市企业中并不少见。

        据浙江省上市办主任丁敏哲介绍,浙江省当局对于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一向特别很是正视和支撑,地方当局对上市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和奖励只是其中的一种支撑体例而已。今年,稽山控股作为浙江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成功登陆新交所,募集资金1.3亿元人民币。这期间浙江省上市办给予了“保姆式”的服务,全程参与了企业上市的相干工作,帮助企业确立上市方案、联系境外中介机构、做好各项和谐及沟通等。

        事实上,浙江的各级当局对于企业改制上市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撑,例如:进行改制上市的企业,原行政划拨地皮可以转为出让,部分出让金将直接再奖励给企业;因为改制上市使得原享受优惠税收必要补缴时,当地财政会将所得部分奖励给企业;对于上市募集投向项目将给予优先立项报批、优先安排用地指标;调整股权、划转资产时不变更最终所有者,按非交易过户处理;进入上市指点期企业,优先保证工业用电等一系列支撑措施。

        据悉,为了给企业境外上市搭建一个安全、高效的平台,省上市办已与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等建立了联系和谐机制,和境外的中介机构保持较好的联系。绍兴县在2002年就曾组织绍兴9家企业向导赴香港进行培训、考察,通过当局的牵头和指导,企业上市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目前这9家企业已上市4家。这次培训、考察运动也成为绍兴企业海外上市热潮形成的标志。

        政企双赢的有用途径

        “浙江的上市区域中,绍兴县是一个典型”,丁敏哲主任如许认为。目前绍兴县拥有上市公司8家,共募集资金20多亿元。其中仅有3.2万人口的小镇杨汛桥镇因齐集了7家上市公司而备受业界关注,称为“杨汛桥征象”。近期以精工科技为代表的绍兴“柯桥板块”异军突起,成为继“杨汛桥征象”后资本市场的又一关注热点。

        “企业上市的最大受益者其实照旧当局”,分管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绍兴县副县长章生建坦言。

        因为企业上市后所有的发生营业都必须严酷按照财务制度的束缚按时足额上缴税收,这对于当局财政收入来说无疑是一笔伟大的来源。以浙江玻璃为例,2003年公司上缴税收达到2.5亿元,加上其他上市公司,一个杨汛桥镇的财政收入就达到了6亿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绍兴上市公司年报中一再发现有当局巨额财政补贴的通知布告。应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终局。

        另外,因为上市企业募集资金项目一样平常都是吻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助于优化结构的项目,因此企业上市能很大程度上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通过上市实现招商引资就更直接。据悉,到目前为止,绍兴县共有5家企业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达11亿元人民币。

        “我们的步子照旧慢了一点”,在谈到绍兴县的企业改制上市工作时,章生建副县长照旧有些许遗憾。“假如我们早一点正视这项工作,在轻纺城上市时就强化其示范效应,那么绍兴的改制上市工作会做得更好”。

        据章生建副县长介绍,绍兴县目前已经制订了企业上市工作的明确目标和计划,通过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企业多渠道上市、开展各种情势的保举宣传等手段来切实地促进企业的改制上市工作。这些措施的执行也取得了成效,自2001年以来,绍兴县延续4年每年有企业在香港上市,而在新加坡资本市场和国内主板市场都有绍兴县上市公司的身影。

        对于企业上市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陈鸿桥告诉记者,往后区域经济的竞争不单单表现在各项实体经济的指标上,在资本领域的发展程度也越来越受到正视。他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区域内参与资本市场的能力、参与的数量、发展的成熟程度都将是往后各区域经济之间相互竞争的紧张指标。

        浙江民企“两头冒尖”

        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还有一个紧张的角色功不可没,那就是中介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尤其是投资银行(国内由大型综合类券商完成这一工作),其作为专业的市场参与者,为企业设计方案、沟通讯息、降低成本,为潜在和现实的资本交易双方创造条件。

        天一证券,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券商。近三年来,公司投行在市场开拓上取得周全进展,实现了“改制一个,指点一个,申报一个,成功一个”,主承销项目通道周转率高达100%。

        天一证券投行部负责人吐露,在大量的企业指点过程中,他们发现浙江民营企业存在两头冒尖的明显特点:一方面经业务绩普遍精良,在各自的营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在产权界定、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题目。拟改制上市的民营企业存在的题目重要包括:股权过于集中于家族;决策权过于集中,决策程序不够规范;改制过程中产权界定程序还不是很完整;关联方比较复杂,各关联方关系密切,交易频繁;人才缺乏,缺乏当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财务管理和核算不是很规范等。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创业阶段,上述题目对企业发展的悲观作用不显明,但随着企业规模的赓续扩大、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上述题目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重停滞。

        对此,天一证券投资银行部的专家就其多年的指点经验,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

        突破股权家族化,实现股权多元化。浙江民营企业的产权大部分集中在家族,如夫妻、兄弟、父子等共同持有,控股比例普遍高达80%以上,甚至100%。突破股权家族化可从两方面动手:一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核心客户、供给商、良好的偕行、良好的机构投资者等);二是与引进核心人才相结合,执行管理团队持股。

        对于民营企业决策权过于集中、决策的随意性比较大的题目,天一证券的专家建议,企业应树立以制度管人的理念,放弃以人管人的观念,树立开放的人才观、用人观;同时完美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程序化、制度化。

        另外,天一证券的专家也提示企业应树立规范运作意识,精确看待纳税任务,依法纳税。由于企业上市后所有的税收都是透明和实打实的,当然企业也应据此努力获取地方当局在财政补贴、能源供给、资源共享方面的政策性支撑。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