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等原材料涨价对机械工业的影响
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到底给机械工业带来了多大的影响?目前尚没有细致的数字,但是从一些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2003年许多企业销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利润并没有达到同步上升,反而有所降落。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一些专家反映,因为钢材、水电等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行业红利普遍降落,有些企业已经没有利润,原本利润就不高的产业面临亏损。有人展望,以目前装载机销路较好的50机型、30机型分析,进入1月份以来仍然保持热销,行业龙头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但是受原材料涨价影响也越发明显,估计以年初价格维持,到一季度结束,这一行业将团体出现亏损。根据测算,2003年装载机各重要机型平均成本上升了1万元,2004年以来,50机、30机等上游产业采购价格分别上涨3000元到8000元不等。 鉴于此,装载机、推土机、发掘机等量大面广的工程机械重要产品价格必要合理调整已成为业内企业的共识,分外是目前这种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状态继承下去,势必影响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不仅主机厂面临亏损,许多零部件配套企业早已感同身受,苦不堪言。动力配套企业普遍反应,工程机械市场看着红火,其实利润不高,生意很难做。 理性、规范地对待产品价格题目,已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题目,而成为全行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对策。 价格的紧张性,对企业来说,可谓胜负存亡的关键。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供需状态,所以有人说,在装载机等产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价格很难上扬。但是,我们还应该细致到另一点,产品或行业的合理利润也存在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中,而且任何产品的价格也都不是刻舟求剑的。因为价格战略等缘故原由,装载机的价格长期低位徜徉,存在着合理恢复上涨的理由。只有行业的所有相干企业达成共识,结成价格同盟,才有盼望渡过这一难关,保持行业良性发展。这正是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近日预备调集价格和谐会议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业内不少企业所企盼的。 钢材等价格难以回落影响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价格的重要缘故原由在于钢材、水电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与这些上游产业交涉降低质料成本,或者咬紧牙关挺过这段时期呢,通过分析注解,答案可能不容乐观。对于钢铁行业来说,2003年的世界钢铁业是“中国年”,中国钢铁企业在国家重点项目投资拉动下,实现钢铁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是全球总量五分之一,在中国钢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多数专家认为钢铁产能已经接近或达到饱和。面对国内生产企业的近况,可能许多企业已经想到过要从国际市场来和谐进口,以填补目前国内市场的短缺状态,但事实是国际市场需求也在增长。2003年一季度全球钢材消耗量20124万吨,同比增加7%,其中:北美增加6%,欧盟增加2.7%,亚洲增加16.6%,日本增加6.7%,欧盟增加2.7%,亚洲增加16.6%,日本增加6.7%,韩国增加3.6%,台湾地区增加13.6%,中国钢材需求达到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而2004年将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左右。 钢铁行业的专家意见,按目前的情况,国内钢材消费5年左右可见顶,至少2006年曩昔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总量约在2.5亿吨是其最佳状态。也有的展望钢材饱和点为2亿吨左右,“十五”末期将回落到1.8亿吨。 另有观点认为,现阶段应将普材猛增的势头压下来,总量控制在1.8亿吨左右,把投资转向板管类高附加值钢材等短缺品种上,把板管材搞上去。他们同时认为,钢铁市场供求关系是基本平衡的,总体上不存在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题目。重要是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等个别品种偏紧,必要肯定的进口增补,大多数钢材品种是能够知足供给的,不主张再上新的钢铁生产项目。 总之,因为受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影响较大,另外在自身发展中环保要求较高,分外是通俗钢材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是城市紧张的污染源之一,因此,专家普遍认为在国内现有条件下不宜继承加大钢铁行业的投资,也就是说,钢铁产能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增长,而且因为长期以来处于低谷,钢铁行业效益不佳,同等认为目前仅仅是恢复性上涨,同时,受水、电、煤等涨价影响,生产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必然,所以,钢材价格预计在近两年内不可能有较大回落。 中国机械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