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浙江集聚区聚什么 怎么聚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作为经济转型升级一个战略性行动,浙江将构建14个产业集聚区。从今年2月开始,由省发改委牵头的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历时7个多月,目前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据悉,省当局将在年内悉数批复,并就此转入一个全力实施的新阶段。记者就此专访省发改委副主任、省集聚区办主任刘亭,解答大家关心的题目。

      记者:我省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重要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刘亭:省委、省当局在2009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谋划和修建一批产业集聚区,就是加快“四大”中的大平台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加点和发展体例变化的引领区。

      相比一些沿海经济发达省市,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显明偏少,急需引进国际国内大企业和大项目,加快培育强大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而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正是为我省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供了一个大平台。

      记者:单从概念上理解,产业集聚区和之前的经济开发区好像很相近,产业集聚区会是又一种开发区吗?

      刘亭:当然不是简单的重复。在曩昔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地通过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等平台,承载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从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这些载体规模偏小、布局过散,与城市的联系不够紧密,已经不能适应将来浙江经济的成长。

      经济开发区重点是以产业分外是制造业为主,引进的大多是外资。而省里如今布局的产业集聚区,是高效生态农业、先辈制造业和当代服务业相融合,科技、人才、产业为一体,城乡和谐、人和天然协调发展的新空间,同时也是人口城市化的一个功能新区,其空间内涵比曩昔要雄厚得多。城市及都市圈是科技、人才、信息和管理高度集聚的地方,又是生态宜居的,所以不能再按曩昔单纯搞工业的思维做当代产业系统和开发国土空间了。

      记者:让产业集聚区具有城市经济的内涵,这种思路如何才能实现呢?

      刘亭:我们想强调的是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的高度联动和良性互动。

      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要新的空间,新空间的获得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去开发,省里在确定产业集聚区布局的时候,已将数量控制在14个,重要照旧依托11个设区市、对可供开发的低丘缓坡和可供围垦的沿海滩涂提供思维增量,再加上原有存量,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其实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同步推进、和谐发展。

      产业集聚区不仅仅是制造业的集中。制造业集中会带动就业人口集聚,从而进一步带动服务业发展。根据发达国家无论是美国照旧日本的经验,其经济的规模总量和竞争力,重要表现在大城市和大都市圈,而大城市的数量短缺和功能“积弱”,恰恰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将来发展中要碰到的一大制约。

      通过推进建立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同时推进区域中间城市做大做强,推动形成全省的四大都市经济圈,将会从团体上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明显加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并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上呈现出“两个一边”的理想愿景——“一边是人口和二、三产业高度集聚的城市及其连绵带,另外一边是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片绿野良田和景色怡人的秀美山川。”那种“白天机声隆隆、晚上黑灯瞎火”的“死城”,不是我们所盼望看到的产业集聚区。

      记者:要实现您说的这种目标,什么样的企业或产业才能进入呢?

      刘亭:在产业集聚区的企业引进和产业发展上,不应当再出现“老鼠搬家”或者“复制古董”的被动局面。因此,省里和各地区都制定了细致的产业准入目录,并完美了经信、环保等部门牵头的相干运作机制,以确保有关的规定落到实处。

      在《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中,对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规划范围、详细功能以及产业导向、环保指标等,都做了细致的界定,这也为14个产业集聚区的详细规划提供了引导。

      总体而言,集聚区在产业导向上,坚持“优、新、高、特”和建设当代产业系统,偏重凸起海洋经济、当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指导、税收倾斜、环保控制等,我们盼望产业集聚区里,能够成长起来一大批推动区域经济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当然,龙头企业除了培育本地民企和浙企之外,通过战略合作引入世界500强企业在集聚区落户也是一个紧张的途径。

      记者:在14个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中,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合理地处理当前和长远的目标?

      刘亭: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不仅要放在“十二五”,还要放在“十三五”、“十四五”中去观察,因而必须表现“四新三动”的要求。

      所谓“四新”,就是“新理念、新空间、新定位、新体系体例”。而在操作实行中,应表现“三动”,也就是“启动开发、滚动开发、带动开发”。详细地说,启动开发要“快”:长短结合,先易后难;同一规划,分步实施;面上布局,点上突破。滚动开发要“谋”。在临时还无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的当下,可以按照“多功能厅”的思路,先由当局和开发区作为主体,兴建多层厂房,包括可拆卸、可回用的钢结构厂房出租,上一些轻加工工业甚至是装备制造业,在不延迟眼下发展的同时,为往后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留有充足的弹性空间。带动开发要“实”:一个区域开发演进的大脉络,历来总是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再由增量带动存量、新城带动老城,腾笼换鸟,洗手不干,实现“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