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浙江实业经济回归年
从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到2012年初的民营经济大会,当局对于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大,浙江许多企业家的一个共同感受是:浙江民营经济的春天要来了! 正如浙江省省长夏宝龙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民营经济大会上所说:“2012年是浙江实业经济回归年,民营经济要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增上风。当局、银行、企业必须增强联手,着力破解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红利难等‘四难’题目。” 实业是浙江经济的根,具备“四千精神”的浙商不仅是浙江创业精神的象征,更是浙江伟大的经济能源。在民企占有半壁江山的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成长较快,企业团体实力节节提拔,成绩令人鼓舞。在这块地皮上,浙江省委、省当局大手笔推出的“四大建设”,搭建“大平台”腾出新空间,加快调整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强力推动“大产业”由低向高演进,2012年将是浙江坚实、执着推进改革发展的一年。 嘉兴市余新镇是中国拉杆箱生产基地之一,因为进入门槛低,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企业之间价格战烽火连天,大片中小型拉杆箱制造企业相继倒闭。嘉兴市马帮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晓俊说:“我们中小型企业最擅长的就是价格战,一旦前面市场一片镇静,老板们就会急,从而自我榨干最后一滴利润,不仅把本身弄垮,还把偕行弄残,全国像余新镇如许的产业基地许多,雷同的是曩昔一个一个站起来,如今是一片一片倒下去。另一方面,价格战征象普遍集中在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中,企业唯有加快转型升级,以产品的高附加值为目标导向,才会从价格纷争中突围。此外,企业迟迟不肯转型也是由于即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但因为相干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没有实施到位,产品很快就会被山寨,从而导致产业及自身利益得不到有用保障。”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透露表现:“我们的产品除了价格低外,缺少其他上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削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效果,而低端制造业转移、转型也是经济发展必然趋势,企业唯有靠品牌、技术、定价权这些核心武器才能真正打赢这场经济硬仗。WTO框架内,低工资、拼资源的生产体例已经日薄西山,其竞争力越来越弱,中小企业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浙江陆续迎来了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历史契机,发展平台、发展水平、战略地位有了新飞跃,正是这千载难逢的新的战略机遇期,使得越来越多的浙商把投资的目光锁定在了这片田园的沃土上。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还巢。”天下浙商回归,势必也将带来浙江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来源:中国产经消息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