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中国企业加速抄底欧洲?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继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山东重工商凯傲集团四分之一股权之后,又一家国内机械巨头向“德国制造”伸出了橄榄枝。来自路透社的新闻表现,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国机集团),已正式向德国竞争对手MAGGroup提交了收购要约。
        欧债危急之下,德国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市场窘境,刺激中国企业赓续加快抄底“德国制造”的步伐。
        传国机集团洽购MAG
        路透社报道称,国机集团已向德国机床制造商MAGGroup提交了收购要约。而MAG一位谈话人证明,该公司如今正与潜在收购者进行会商,“预计将于第四季度完成会商。”
        该媒体援引新闻人士的话,日本小松制作所(Komatsu)与两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也提出收购MAG的欧洲营业,另有7家公司提出收购麦格的美洲营业。
        资料表现,MAG年度营收大约10亿欧元。去年,该公司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红利(EBITDA)为1.05亿欧元。该公司在全球招聘着大约3500名员工。MAG此前已聘请高盛帮忙其探求买家,盼望以超过5亿欧元(约合6.4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整个公司,或者以至少2.50亿欧元出售欧洲营业。
        此前有新闻表现,数家国内企业曾故意收购MAG的营业,包括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集团、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等等。
        “德国造”遭遇市场危急
        如并购MAG成功,中国企业蛇吞“德国造”将再添一例。
        在欧债危急始终悬而未决的背景下,好像变得不再难以高攀了。有关数据,今年15月,德国1.2万多家企业破产,不少拥稀有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品牌面临消散的困境。成长乏力、资金匮乏的德国企业,股东存在强烈的出售欲望,与始终垂涎“德国制造”、迫切渴望先辈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国内企业不谋而合,由国内强势企业主导、针对具备成熟品牌与技术的欧洲企业的出境并购交易频现。
        2012年1月,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斥资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3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部属凌云集团联合国内其他企业,将全球最大的车锁制造商德国凯毅德纳入旗下;7月份,徐工集团收购了德国混凝土巨头施维英公司52%的股权。
        今年以来的并购案例还有武钢收购蒂森克鲁伯的拼焊板子公司、山东重工斥资7亿欧元收购德国老牌叉车制造商凯傲四分之一的股份;水泥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全球闻名混凝土成套设备向导者施维英,以及世界领先的汽车门锁制造商凯毅德,均被中国企业揽入囊中。
        中国抄底欧洲迎来良机?
        数据表现,2011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并购金额已超过700亿美元,几乎是2010年的10倍。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宣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和参股外国企业的投资高达23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只有79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近七成流入了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其中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时,着重高科技企业,而且投资力度还在加大。
        机构展望,今年将再现中国企业走出去黄金窗口。正如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所称,欧债危急给了公司更多海外收购的机会。作为“中国制造”大家庭中更多依靠技术而非低成本上风的行业,机械工业通过海外并购提拔技术开发能力是一道绕不曩昔的门槛。所以,将来会有更多的海外并购案例浮出水面。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示,虽然欧洲经济不景气,估价会相对便宜,但国内企业到欧洲并购更多的是看中其技术和品牌,因此在估价判断上要更加郑重。国内民企虽在财力上具备海外并购的实力,但是真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具备肯定影响力的国际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国外经济环境,法律壁垒,文化融合等都将成为制约并购成功与否的因素。
        中国德中商会相干人士透露表现,中国企业走上德国并购路时必要格外细致一些题目,如在保证被收购公司原有职工工作岗位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增长当地就业人数,以及维护或改善企业原有形象等题目。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