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从数字读懂2013中国经济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当局工作报告出炉,各界对GDP、CPI和M2(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的预设目标睁开热烈讨论。《国际金融报》记者对包括周小川、林毅夫、马建堂、李若谷、胡凌云、钱颖一等与会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采访。对于三大目标值的合理性,林毅夫的观点颇有代表性,“包括收入分配、产能过剩,以及国际经济相对不利的态势,这些都是今年相称具有挑衅性的,当局工作报告中的目标都设定得相称好。”

      至于能不能实现,在昨日经济界全国政协委员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钱颖一认为,“从总体看,这三个数值超过预期的可能性很大。”

      M2增速目标低于预期

      周小川: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快发展

      2013年M2增速目标值定在13%。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只是一个展望数而不是一个目标,“把它与往年的数据相比,你会看到这只是强调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快发展”。

      数据表现,2012年的M2增速预设目标14%,2013年M2增速目标值为近三年来的最低值。“今年货币政策主基调是妥当,不是扩张。因此,M2预设目标有所降落可以理解。”3月5日下战书,经济界别小组讨论间隙,全国政协委员李若谷在回答《国际金融报》记者提问时透露表现,“M2增速目标的下滑表现了国家对通货膨胀控制的正视。”

      最新数据表现,2013年1月末M2增速已达到15.9%,对此,周小川回应称,“货币在年初一样平常会扩张得快一些,(1月末的数据)还有节日因素。但将来M2走势还要看往后的发展。”

      “总体而言,央行今年压力蛮大的。”全国政协委员钱颖一认为,虽然今年M2目标值“更为郑重”,但仍要小心“地方投资冲动”。

      “看淡”GDP增速目标

      林毅夫:综合考虑经济增加速度和质量

      对于当局工作报告中GDP增速7.5%的目标值,浩繁代表委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对此看得“很淡”,纷纷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是否能相得益彰。

      对于该目标值,林毅夫透露表现,“7.5%的增加速度在国际上照旧相对比较快的,这一目标是在综合考虑了经济增加的速度和质量所得出的。”李若谷认为,相比经济结构调整、三农发展、小微企业发展和节能减排规划等目标,GDP增速已不是中国经济寻求的惟一目标,该数字“比较合理”,但以曩昔30年的情况看,GDP增速突破7.5%很正常,“不是了不得的事”。

      这与钱颖一的观点不谋而合,“考虑到国际、国内及换届等因素,7.5%的目标可能很容易就超过了”。

      代表委员们从这个目标值看到的是当局对经济发展走可持续道路的坚定。3月5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回应包括《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透露表现,GDP增加目标一方面充分考虑到中国经济潜在的增加能力,也考虑到了发展的必要。将目标设定在7.5%,也能将更多的经济重心放在转体例、调结构,调整经济增加的质量上。

      全国政协委员胡凌云在电梯中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表现,经济发展目标增速目标值注解中国经济会进一步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CPI目标值切合现实

      马建堂: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

      2013年,CPI指数目标值为3.5%。“尽管受到输入性通胀以及去年物价翘尾等因素影响,2013年物价仍然有条件实现总体稳固这个目标。”马建堂透露表现,“特别很是附和这一目标。”

      而钱颖一认为,今年3.5%CPI目标实现的“难度很大”。难点在于,各国都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要小心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存在”。

      值得细致的是,国家统计局3月4日宣布的50个城市重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却表现,在其监测的29种食品中,仅7个品种价格环比持平或微涨,其余悉数下跌,与前几周天差地别。

      对于今年为何将CPI控制目标设立在3.5%,林毅夫向记者诠释,“这一目标考虑了两点:一是将来可能存在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因素,另外是7.5%的经济增加速度照旧相对比较快的。”因此,3.5%的CPI控制目标显得更加切合现实。

      李若谷对说,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照旧“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部分国家搞宽松政策,中方只能相机抉择”。而对于记者追问的“今年通胀压力会聚集在上半年照旧下半年”时,马建堂透露表现,“这还必要继承看”。(来源:国际金融报 )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