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五大热点左右中美经贸前景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中美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基础是两国经济有极大的互补性 , 这种互补性将在往后长期存在 , 并且日益凸起。在布什总统的第二届任期内 , 美国对华政策估计不会有大的改变 , 只要两国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出发 , 妥帖处理好影响双边经贸前景的几个关键题目 , 中美经贸关系必将继承大步向前迈进。

        一、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题目

        美国对华出口限定 (高科技产品) 题目是影响双方贸易平衡的一个大题目 , 根据美国《1979 年出口管理法》的规定 , 中国是美国出口控制政策的重点国家 ,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定由来已久。

        中国已经是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一个大市场 , 近期内可能成为购买美国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最多的国家。这些产品包括计算机、办公设备、家用电器、工业电器、电子医疗设备、光电子、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中国的电信业、计算机业和半导体市场可能为美国公司带来伟大的商机 , 预计将来 15 年里年增加率将达 20%-40%。对于中国的发展利益和很多在中国投资经营的美国公司的利益来说 , 技术转让都特别很是紧张的。

        中国加入 WTO 已为美国高科技企业带来更多的出口机会 , 并降低了美国高科技产品与服务进入中国的成本。中国往后假如赋予了外商贸易与分销权 , 包括不在中国制造的产品的分销权 , 这些权利将使美国高科技企业能更好地控制其产品在中国的贩卖和最终用途。作为入世协议的一部分 , 中国还将履行《信息技术协议》 , 在 5 年内将半导体、计算机设备和其他技术产品等进口关税降到零。将来各国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科技产品会越来越多 , 当中国可能从多种渠道获得所必要的高科技产品 , 并且在中国本身的研发能力大大进步时 , 美国当局应重新审视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政策。

        二、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题目

        中国争夺“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题目 , 复杂而敏感 , 看来不是单纯经济题目那么简单 , 牵涉许多政治、法律上的题目。近几年 , 中国经济的敏捷崛起 , 在各方面都给美国带来了很大挑衅 , 对外贸易顺差加大 , 引来“中国威胁论”泛起。再加上中国有别于美国的政治经济体系体例以及自力的交际政策 , 使得美国的商界和政界都在追求一种手段来遏制中国 ,“非市场经济地位”正中其怀。“打中国牌”已经成为美国政界习用的手法 , 中美在不少题目上都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市场经济地位”同样会沦为美国向中国讨价还价的政治筹码。

        除复杂的政治动机外 , 妄加的经济缘故原由也是美国的另一个托言。比如华盛顿的美国制造业协会代表曾在去年 6 月 3 日谈话透露表现 , 中国的货币政策为中国提供了不公平的贸易上风 , 使中国在 2003 年与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 1240 亿美元 , 导致美国的工厂自 2001 年以来失去了 200 多万个工作机会。其实众所周知 , 近几年美国制造业一向不景气 , 说到底是本国生产成本太高造成的 , 把之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或中国低价推销 , 纯属是为本身开脱而已。

        三、反推销和反补贴等题目

        据估计 ,2004 年中美贸易赤字将达到 1400 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按美国统计署外贸司的统计 , 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五大出口国。为了阻止来自中国的大量进口 , 布什当局正开始运用各种手段:迫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限定一些产品的对美出口;更严酷地控制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等。而中国当局为削减中美贸易逆差 , 不仅降低了出口退税额 , 甚至同美国签订了 15.9 亿美元的采购合同 (包括大豆、机械和电子设备等), 但美国当局对此反应冷淡。

        美国在反推销调查中漠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事实 , 坚持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不公平地使用第三国价格计算中国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 , 致使中国产品常常被裁定很高的推销幅度并被征缴高额反推销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15 年内 , 外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反推销调查时仍可相沿“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 , 美国更视之为防止中国出口激增的有用武器 , 必将充分加以行使。目前中国正在成为美国反推销和反补贴的最重要目标。

        比如根据美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提供的信息 , 去年下半年美企业提出的 10 起反推销诉讼案中 , 有 7 起是针对中国的。根据美国的《伯德修正案》 , 这些税收将分配给提起反推销和反补贴诉讼的美国企业 , 而在这 3.3 亿美元中有将近 30% 是从针对中国产品的案件中获得的 , 与前年的 12.5% 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也就是有 9700 万美元分配给对中国产品提出反推销或反补贴诉讼的美国企业 , 此款中最大的一笔为 6950 万美元 , 将分配给制造蜡烛的 7 家美国企业;此外 ,6 家美国企业因对华起诉 , 将获得总计 100 万美元的反推销税;还有 27 家生产小龙虾肉的美国食品加工企业也分得了 750 万美元的反推销税;其他美国企业还包括闸轮厂、铅笔厂、滚柱轴承厂、化工厂、手工工具厂等 , 也从对中国产品的反推销和反补贴诉讼中获得了益处。

        四、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题目

        按照美方的统计 , 美国对华贸易自 1983 年起就出现逆差 , 厥后赓续扩大 ,2000 年 , 美国贸易逆差额高达 1000.63 亿美元;而按中方统计 , 在 1992 年曩昔 , 中国对美贸易一向是逆差 ,1993 年起才转为顺差 , 并且 2000 年的顺差额为 297.41 亿美元。中美两国所认为的中国成为顺差国的年限相差 10 年 , 且近年双方统计数字出入越来越大。尽管造成数字出入的重要缘故原由是美方统计包含了中国经香港的转口贸易 , 但在差异如此伟大的统计数字引导下 , 中美两国对双边贸易不平衡有着各自不同理解。美国依据其至少夸大了三分之一的统计数字认为 , 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有相称部分源自中国。因此 , 美方赓续在纺织品配额、市场准入等各种题目上对中国设置停滞 , 施加压力 , 引起中美经贸摩擦。

        五、知识产权题目

        1992 年 , 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珍爱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 , 此后两年 , 两国在该领域息事宁人。但 1994 年 , 美国以中国珍爱知识产权不力、侵权举动失控为由 , 将中国列为其“特别 301 条目”的“重点国家”, 并单方面宣布了对华贸易报复清单。对此 , 中方宣布对美贸易反报复清单 , 双方关系一度严重。随后经过艰苦会商 , 中美于 1995 年 2 月 26 日最终达成珍爱知识产权协议 , 从而避免了一场贸易战。直至今日 , 中美知识产权领域依然风波屡起。在知识产权珍爱方面 , 中方承诺加强力度袭击盗版、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运动。

        作者:王立 商务部 研究院 美大研究部 研究人员
           张鲁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