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行使外贸外资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在分析我国外贸外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之前,我们先就外贸外资促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进行探究:

        一、外贸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

        (一)外贸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外贸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上风,生产本身具有上风的产品,于是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进步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工业制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民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按照新古典贸易理论,每个国家可以生产本身具有比较上风的产品出口,而进口那些对本身来说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如许对外贸易通过发挥比较,填补比较劣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方面,贸易导致的专业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自身上风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进口国外的生产要素,战胜自身的瓶颈,使本国或本地区上风产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20世界80年代以来,卢卡斯、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规模经济、技术提高,知识创新等内生化,并结合新经济增加理论,建立了动态贸易理论模型,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同时实现工业化利益和贸易利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二)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分析

        小岛清理论注解:外国直接投资(FDI)向东道国传递和转移先辈生产函数,经由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从而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联合国在《92年投资报告》中论述到: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资的技术转让是其产业带动效应的核心,外资对东道国技术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技术溢出进步要素生产率,改变产品结构分外是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国外分支机构进行研发,引进组织创新,进步管理水平。间接作用则必要通过与当地研发机构合作,向当地前向和后向合作者转移技术。外资企业技术利益的内部化,外资企业前向和后向关联的技术溢出以及外资企业人员流动形成的潜在技术扩散构成了技术外溢的三个条理。

        详细来说,FDI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宏观上讲存在两方面促进作用,一方面,FDI通过对东道国企业的兼并与收购,可以将低质量的资产存量变成高质量的资产存量,从而达到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积极结果;另一方面,FDI通过设立新企业,可以形成高质量的新增资产,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进而进步整个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的密集度。

        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对外贸易规模发展越快,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而外资对东道国的出口增加也能起到显明的带动作用,当两者结合在一路,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就越快。

        从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出,外贸外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但是在现实中,外贸外资到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这就要对它们对产业结构的效应进行分析:

        二、外贸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一)外贸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题目

        1、外贸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取得的成效

        纵观我国外贸的发展,可以看出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转变。

        与90年代初相比,2003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很大转变:

        其一,从两大类产品来看。初级产品出口大幅降落,从1990年的所占比例25.6%降落到2003年的7.9%,而工业成品的出口比例却显明上升,从1990年的74.4%升到2003年的92%。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光显的改变。

        其二,从工业成品内部产品结构来看。5、6及9类别的工业成品在总的工业成品比例上升的大前提下不升反降,三者总的降落比例达到24.7%,所以工业成品出口的上升重要是由于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引起的,这其中办公机械及主动数据设备,电信声音录制等设备以及电力电气零件等比较先辈设备的出口在机械及运输设备中占很大部分,比例是其中的79.4%,这三者当中又以办公机械及主动数据设备的出口增幅最快,出口比例达到了总出口的14.2%,改变了我国以往简单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结构。

        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90年代初和目前进口的两大类产品的比例上没有很大转变,但是通过对进口产品的小类产品结构的分析发现:初级产品削减了食物及运动物的进口,加大了各类质料的进口;工业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比例有了显明的进步,这其中重要是办公机械及主动数据设备,电信声音录制等设备以及电力电气零件等比较先辈设备的进口引起的,它们在整个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中所占的比例为63.8%,从而改变了90年代初以特种工业专用机械为主的单一设备进口。

        从我国进出口的产品结构的变动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渐渐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越来越大的趋势变化,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从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另外,在我国目前的进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赓续进步。2003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在我国外贸总额中的比例为26.96%。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在外贸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8.90%,同1998年相比进步了8.0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25.17%,同1998年相比进步了14.2个百分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赓续升级。

        但是,外贸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重要有以下几点:

        2、外贸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题目

        其一,从商品出口结构来看,中国是以制制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2003年其比重达92%,但在悉数制制品中,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占了相称大的比重,2003年它们在工业制制品出口中占的比重为34.24%;另外虽然高新技术产品在外贸出口商品中的比例近年来赓续上升,2003年比例达到25.17%,但是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重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2003年,这三类产品出口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93.8%,而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创新能力低,缺少具有自立知识产权的产品,影响到发展的自立性。

        其二,从商品进口结构来看,虽然我国将以往以中高档消耗品为主的进口商品结构变化为先辈设备和中高档原材料为主的结构,即将消耗型进口商品结构变化为生产型进口商品结构,提拔了国内产业的技术结构,但是每每存在有些进口的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不是国际上的先辈技术的题目,再有,对于引进的先辈技术,企业消化、吸取能力也有待增强。

        (二)行使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题目

        1、行使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取得的成效

        我国外商投资的产业重点是以制造业为主。90年代初外资重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养殖业、餐饮业,目前渐渐转向基础产业交通、通讯房地产,总体上看,行使外资有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行使外资合同金额第一、二产业所占比例由1990年的89.04%降落到2003年的75.98%,相反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0年的10.96%上升到2003年的24.02%;由低生产率、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生产率、高技术含量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行业内部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到积极作用如交通运输邮政由1990年所占外资合同金额比重的0.55%上升到2003年的4.36%,教育和居民服务比庞大幅上升,批发零售和金融业等的行使外资也从无到有。

        另外,从《2004年中国外资统计》中我们得知:2003年外商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中,制造业领域占71.4%,其中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化学质料及化学成品制造业增速显明;服务贸易领域新设立企业10179家,比上年增加27.64%,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23.59%提拔到24.78%;外商投资新设立大型企业较上一年大幅度增加,合同外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2477家,比上年增加58.68%。资金、技术型企业显明增长,对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进步产生了庞大影响。

        总的来说,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重要有:

        2、外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中存在的题目

        其一,外商在华投资三大产业之间分布结构不合理,2003年,第一产业现实使用外资所占的比例仅为1.87%,而第二产业比例为74.22%,第三产业为23.91%,第二产业占很大比重,在第二产业中FDI过度集中于消耗品工业,据统计注解,三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中,轻工业比重为58%,重工业为42%。另外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利润较高的行业,2003年这几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现实行使外资所占的比重为64.91%,而流向交通运输、抵制勘探和科教文卫部门等公共部门的就较少,2003年的它们的比重为35.09%。

        其二,外资引进的技术水平仍然偏低,70%以上是以设备原材料作为资本投入的,另一类投资于成熟型高新技术范畴的产业如轿车,外商的确转让了一些关键技术,但对核心技术封锁甚严。

        其三,外资来源结构不合理,虽然欧洲和北美国家对华投资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的外资来源地照旧以亚洲十国或地区为主,2003年,其对华投资占我国现实行使外资的63.34%,由于这些国家或地区对华的投资项目相对较小,一样平常以小型加工项目为主,投资的技术条理偏低,如许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外贸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很紧张的影响,往后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指导外贸外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而使它们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外贸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

        (一)行使外贸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对策

        对于我国这种基本完成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国家而言,如何进一步行使外贸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要行使我国的比较上风,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进步其中的技术含量,同时,看重引进国外先辈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可再生的生产性资源产品;另一方面在现有比较上风基础上,捉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能及时消化吸取引进的国外技术,通过学习模拟,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本身新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提拔和优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进步产业的团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的赓续升级。

        详细而言,重要在以下两方面继承努力:

        1、促进多样化的产品出口结构的形成

        全球化深化了国际分工和改变了产业贸易模式的同时,也拓展了要素的产业上风空间,使要素上风和产业渐渐发生了星散,劳动要素不仅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上风,而且在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同样具有比较上风。因此我们可以充分行使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上风,发展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发展劳动对资本替换弹性较大的产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电产品、运输工具和小型机用电器等,另外比较上风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中起作用,分外是对于我国不发达的地区而言;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本、知识要素比较充裕,就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从高新技术产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环节渐渐向设计、开发环节过渡。如许我国中西部以劳动性密集产品出口为主,东部沿海地以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从而形成多条理的产业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出口结构。这种基于要素比较上风基础上的产业系统,一方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能增长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2、要积极合理扩大进口,提拔进口产品的技术水平

        我国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辈技术和设备的力度,充分行使进口资源的有用供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由于外贸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重要是通过进口的“推力”和出口的“拉力”实现的,因此我国要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进口产品要为将来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要素和技术支撑,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进步;出口为新产品提供市场。

        因为加工贸易可以有用行使外国资金、技术、设备和贩卖渠道,进步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据率,而且加工贸易通过中心投入品的本地化,能够带动上游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因此通过发展高新加工贸易来进步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增长加工深度,扩大中心投入品的本地化比例,可以较快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二) 行使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对策

        因为我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悲观影响,我们有需要通过有关的措施,指导外商投资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要增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指导力度,加大起对第一、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相对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同时在工业中,要指导外商增长对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在第三产业中,指导外资适度增长对公共部门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进步对商业服务的投天资量;外资来源地尽量分散,促进欧美外资的进入,营造优秀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详细措施如下:

        1、增强当局对FDI的指导作用

        应根据我国产业的发展状态和将来发展的趋势,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明确规定鼓励和禁止投资的项目,通过行使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增长外资持股比例等鼓励性经济手段,指导外资投向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产业部门,如响应的第一、三产业,停止外资投向国内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行业,如第二产业的相干行业。另外进一步完美外商投资法律系统,加快新法规的制订,同时,对各地当局出口的有悖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关引资的政策法规要及时加以纠正,确保产业政策的权威性与同一性。另外在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订的同时,要细致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相对稳固性、延续性、可预见性和操作性,营造优秀的法律环境。

        2、采取有用措施,促进外资先辈技术的引进和扩散

        目前我国外资引进工作要从量到质的变化,对外资进入分外是国内生产能力已经过剩的产业审批程序上就要制订一个比较高的量化的质量标准,吻合标准才许可进入,在有对地方当局外资引进工作好坏的评价也应有一个量化的质量标准,而不能单单从数量的角度来评价,以进步我国外资引进的技术水平,进而通过外资技术水平的进步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但是我国企业自身的能力,尤其是讨价还价能力、技术吸取能力和对外资生产和组织的技术的鉴赏能力对行使外资的技术转让性和产业劳动效应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加强我国企业自己的经营能力,尤其是研发和创新能力。此外,我国的竞争机制和企业制度的进一步完美,也是加强外资产业带动效应的需要前提。

        3、进一步鼓励欧美国家外商和跨国公司的进入

        欧美国家的外商进入我国一样平常注重的我国伟大的市场潜力,所以它们一样平常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所以我国应该加大这些国家或地区外资的引进,如许也有利于改变我国外资来源结构不合理的题目。但是因为欧美国家和我们文化差异比较大,信息沟通不顺,所以我国应该在简化外资进入程序的基础上,成立相干的半官方性子的中心机构为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进入提供信息咨询和其它的相干服务。

        因为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技术的90%,工业研究与开发的80%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90%。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中间,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中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和国内科研单位、企业研发中间合作研发,以实现技术、管理外溢效应最大化。

        4、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外资的引进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4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构成已从制造业外包为主转向服务业外包。服务业外包和高科技、高增值的制造业环节的转移成为带动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紧张引擎,也是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特性。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将来几年全球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进,到2005年和2007年分别增至5850亿美元和1.2万亿美元。因为服务业不能分解又不易进行内部跨国贸易,公司所有的技术与诀窍都必须向子公司传递,能够明显提拔东道国相干行业的水平。所以这轮产业转移,对我国吸取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因此我国要制订相干发展战略,加大服务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的培育和有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完美相干法律建设,促进竞争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跨国服务业外资的进入。

        外贸外资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赓续发展的同时,资源渐渐向服从更高的行业和绿色环保产品集中,如许,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向就赓续趋
      于合理,经济、社会和环境就能实现和谐发展。

        作者:聂平香(商务部 研究院 行使外资研究部 研究人员)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