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综述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信息咨询中间目前已完成对包括当局部门、金融、电信、制造、交通、能源、教育、物流等在内的8大行业20个细分行业的中国行业信息化应用近况与发展趋势的调查工作,调查实行期为2004年11月—2005年1月,总体调查样本为3750。日前推出了《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后续研究报告《中国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效益评价系统研究》正在评审修订过程中。

        《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数据表现,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长额将达到1300亿以上,将来三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进入了高增加期;电信业因为3G的水落石出,其信息化IT投入将呈现爆炸式增加态势:当局因为电子政务的推动,信息化IT投入也呈现高增加;能源行业经济效益巨幅增加带动信息化IT投入大幅增加;而交通、物流等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的信息化改造需求十分强劲,信息化IT投入也呈高速增加;制造业细分行业浩繁,部分行业已处在由过程信息化向管理信息化升级的阶段,从而带动整个行业信息化IT投入快速增加;而金融、教育行业等信息化开展较早,已经步入由大规模建设向整合功能、提拔应用水平过渡的阶段,信息化需求已有所削弱,将来三年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加态势;预计 2005—20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绝对增长额将达到1300亿以上,2007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大蛋糕将是4236亿。而随着信息化对行业改造作用的日益深化,行业信息化将由单纯的建设阶段向应用阶段过渡。信息化IT投入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状态将大大改观,软件、服务占总体信息化IT投入中的比例将由2004年的37%上升到2007年的43%。

        一、将来三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加将近15%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二十年,就是中国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的二十年。经济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优秀的外部环境和足够的信息化投入资金。信息化的应用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持续增加、产业的升级、竞争力的进步。信息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次调查分析,2004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额达2864.3亿元,同比增加11%,增加较快的行业分别是:当局、交通、能源、物流。

        预计05-07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迎来一个提速增加期。年提速约1.5个百分点。期间对信息化IT投入增加拉动最大的是电信,其2007年信息化IT投入将比04年增加112%。当局、交通、能源、物流、也将保持较快增加。预计2007年我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将达到4236.2亿元。比2004年增加47.9%。

        2004—07中国行业信息化IT投入发展趋势图(单位:亿元)











        我国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呈增加趋势重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推动因素:
        1、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加、行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了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增加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加呈加速状况。2001—04年年均增加8%以上,2004年则达到9.3%,专家预计,2005年的经济增加率为8.5%,还高于2001—04年平均增加率。而06年后受经济增加的惯性、以及奥运经济的带动,中国经济的增加率保守估计也将达7.5%以上。除了当局、教育等纯投入部门,2001—04年电信、制造、交通畅业的年均增加10%以上,能源行业的增加率达20%以上。这都为信息化IT投入的增加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2、国家当局对信息化的正视与推动

        国家组成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国家信息化向导小组组长,信息产业部与各行业专家参加的壮大信息化推进机构;国家在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03年以来我国当局及行业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信息化建设营造了优秀的社会环境,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当局对发展信息化已达成共识。提出了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张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拔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以及增强信息资源开发行使,以当局信息资源开发行使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行使的全方位推进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纲要。使我国的信息化得以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周全有序地睁开。
        
        3、 市场竞争推动

        我们以制造业为例加以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批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紧张地位,并已经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产业系统,具有较强的技术支持和工业配套能力;船舶工业、纺织工业和家电工业等产业已经或正在成为世界强势产业;服装、化纤、钢铁、电解铝、水泥、电视机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虽然已占世界第四位,但仅相称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强,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日本的1/26、德国的1/20。这注解无论从规模照旧从服从的角度看,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其中钢铁、汽车、电子电器应用信息化改造生产过程,已大大提拔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电器行业经受注了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第一波竞争冲击,并已经融入国际市场。目前制造业的信息化已经呈周全扩散之势,并且将在将来几年内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

        二、当局、电信、金融信息化先行,能源、交通、物流快速赶上

        2004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细分结构图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 Jan.2005

        2004年各行业信息化IT投入图(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

        我国“以当局信息资源开发行使为突破口,带动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行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张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拔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的信息化发展的方针促成了我国信息化IT投入的现有格局。

        当局:当局部门的信息化投入规模与增加速度都很高,将来三年的平均增速仍将达15%,由此当局在信息化IT投入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会略有上升。当局信息化是行业信息化的关键,是指挥体系的信息化。当局的信息化从横向看是税务、工商等以十二金为主体的信息化;从纵向看是中间及各级地方当局的信息化。信息化不仅面临单一主体的信息化改造题目,还包括各主体间信息化之间的相互衔接的投入。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的开展,带动了又一轮当局信息化投入的增加。虽然增速不及04年18%的水平,但将来三年的平均增速仍将达15%,由此当局在信息化IT投入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的会略有上升。

        电信行业:预计将来三年电信的信息化IT投入将呈现增速逐级放大态势。05年的增速将接近20%,06年、07年的增速则更是高达30%以上。预计05年就会超过当局行业而跃升至首位,此后三年其信息化IT投入的主战场。电信企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是信息化的主力军,不但要实现自身的信息化,同时还要服务于其他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因此电信的信息化在行业信息化中具有不可替换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电信信息化IT投入一向保持高速增加。占总体信息化投入的比重13%,随着3G的投入运行,行业面临一个高速增加的契机。

        金融行业:2005~07年银行信息化IT投入将继承保持11%以上的增加,但2006年增加率上升后2007年增加率会有肯定程度的降落。其缘故原由重要是,2006年是银行数据大集中和网络改造的最后一年,银行会继承保持对信息化建设的高投入,同时2006年是保险行业新营业信息化建设重要营业信息化建设的扫尾阶段,将保持较高投入,而2007年银行数据大集中项目基本完成,各级网络也完成改造和升级工作,银行总的信息化投入增加速度会降低,同时保险、证券基金行业重要营业体系也已经完成建设,投入总额增加速度将略有降落。

        制造业:制造业信息化是整个行业信息化的核心,预计将来三年的信息化IT投入将以接近15%度递增。至07年将达到340亿的规模。WTO后世界制造中间正向中国转移。制造业的竞争也空前激烈。信息化作为提拔竞争的手段,近年来得到更加充分地行使。汽车、钢铁、电子电器、烟草等行业的信息化呈遍地开花之势。这些行业应用,也带动了团体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扩散。预计将来三年的信息化IT投入将以接近15%度递增。至07年将达到340亿的规模。

        能源行业:预计至07年,能源行业信息化投入将接近280亿元,其信息化投入大体维持在11%的增幅以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加,带动了对能源产品的强劲需求。这也大大促进了能源行业信息化的进程的加快。04年信息化IT投入增加13%。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趋稳等因素影响,能源供给严重的状态趋于缓和。能源行业也将呈平稳增加。其信息化投入大体维持在11%的增幅以内。预计至07年,能源行业信息化投入将接近280亿元。

        教育行业:预计教育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加态势,将来三年的平均增幅接近9%。

        05年后教育行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的转变源自以下三个缘故原由:

        2004年以后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将进入教学资源整合阶段。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在资金投入、投资结构、采购标准上趋于理性化,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转为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

        从区域来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到营业整合阶段,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用户的IT采购需求将同行务需求的增长而稳步增加,营业体系升级更新的用户增多,大规模采购的用户削减。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从城市向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但是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投资以国家扶持为主,地方财力有限,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大。

        预计教育信息化IT投入将呈平稳增加态势,将来三年的平均增幅接近9%。

        交通畅业:预计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加仍将在15%以上。是国民经济的支持部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加,交通的制约作用日表现。交通讯息化也大大滞后于其它行业。03年以来信息化投入呈高速增加态势,04年增加18%。将来几年,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交通讯息化面临庞大的机遇。预计信息化IT投入年均增加仍将在15%以上。

        物流行业:将来的信息化投入也将呈逐级增加状况,2007年的增加幅度会接近20%。物流行业的信息化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但因为各行业对其依靠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前景极为看好。将来的信息化投入也将呈逐级增加状况,2007年的增加幅度会接近20%。

        2004-2007年中国信息化IT投入各细分行业发展趋势图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

        从趋势上看,对将来信息化IT投入格局影响最大的是电信业,其在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4年的12.5%上升至2007年的17.9%;成为信息化IT投入的第一大行业。并且与处于第二位的当局拉大了差距。在信息化IT投入所形成的1372亿增量蛋糕中,电信就占了401亿,占增量的29%,可以说捉住了电信业,就是捉住行业信息化IT需求的龙头。当局信息化IT投入也呈稳步增加态势 ,由13.4%上升至2007年的14.0%;当局的信息化涉入的细分部门多,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都是关系国家经济建设全局的题目。因此,信息化有极强的扩展性。在总体增量蛋糕中也占据201亿的规模;金融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所占的比重略有降落,由2004年的10.7%降至2007年的10.2%,但其增加速度也达12%以上,并产生了126亿的增量需求。此外,交通、物流以年均15%以上的增速也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亮点。

        三、软件与服务比例的上升标志着行业信息化应用进入了新的阶段
        2004-2007年行业信息化不同投入类别发展趋势图













        数据来源:《2005/2006年中国行业信息化IT需求趋势系列调研报告》Jan.2005

        调查表现,2004年行业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与IT服务的投入比例达到了37%,05年则升至38.3%。将来三年制造业信息化IT投入中的软件和IT服务投入的比例将渐渐上升,2007年两者投入比例将达到43%。

        信息化过多年的发展,已由初期的盲目投入、大量功能闲置;到目前70%以上的信息化营业都已经实现初级应用,其应用水平还在赓续向中级、高级过渡。假如说,前20年的信息化是实现从无到有,看重信息化对行业和企业的覆盖,看重硬件产品的配备的信息化投入期。将来三年将是实现质量(应用水平)的提拔。渐渐达到了“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行使现有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对外部信息(市场)快速反应”目的的信息化的整合奏效期。投入的目的不同、必要解决的题目不同,所要采用的手段和工具也就不同。假如说在信息化的投入期,硬件产品大行其道的话,在信息化的整合奏效期,软件和服务将以提拔软硬件的应用结果的壮大功能而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促进行业/企业发展的发动机。进入这一阶段才标志着信息化正实现由初级向中级乃至向高级应用水平的跨跃。从而真正奠定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副会长、商务部研究院柴海涛院长指出,信息化初级向高级演进是个渐近的过程。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IT服务每一个百分点的进步,都意味着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拔。我们可以透过信息化IT投入中软件、IT服务与硬件结构的转变来分析和辨别信息化阶段,从而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本次调研是从定量问卷和定性深访两种体例睁开。定量部分通过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部门调查,得到其信息化的详细进程、IT投入规模、重点建设项目与将来需求状态;定性部分通过对行业/企业信息化高管层面的采访,得到其将来信息化的规划、步骤、重点建设项目等。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掌握行业信息化IT投入的近况与将来需求趋势。
      (供稿:中国行业信息化应用近况与发展趋势调研课题组、商务部研究院管理咨询部 010-84254225)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