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模式之争看欧洲题目
在经济全球化赓续加剧的国际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欧洲面临的核心题目之一。 二战结束至今,西方存在着以德法为代表的“莱茵资本主义”和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两种经济模式。前者在主张市场竞争的同时,强调有序竞争和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后者则主张执行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市场竞争,不主张国家过多干预企业和小我的经济运动。 这些年,欧洲政治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波折多少反映了这两种模式的碰撞。英国自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推行改革以来,执行削减国家干预、低税收低福利、鼓励竞争的经济政策,游离于欧元区之外。而前不久,法国和荷兰公民因为忧虑欧盟宪法过于强调自由市场经济,使他们丢失饭碗和优秀的社会福利保障,而对欧盟宪法说“不”。 在经济管理层面,人们也经常能看到两种模式的辩论。德国在朝的社民党主席明特菲林今年5月份公开透露表现,盎格鲁撒克逊的资本家像“蝗虫”一样,吃完一个公司又跑到另一个公司,导致大批工人失业,最后飞走,完全不讲任何社会责任。6月,在英美对冲基金操纵下,德意志证券公司德籍董事长和实行总裁双双被赶下台。为此德国总理施罗德发出警告,透露表现要增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上周,美国财长斯诺访问德国,在法兰克福作了一番演讲。他透露表现反对德国限定对冲基金,认为对市场限定太多会阻碍金融服务业的“创新”。 应该说,“莱茵资本主义”在欧洲战后经济发展中起了十分紧张的作用。但这一模式也滋长了很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国家社会福利负担越来越重,劳动力昂贵。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劳动力成本过高使欧洲产品越来越不具有竞争力。 相反,以美国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则更具有竞争力。在曩昔6年中,美国经济年均增加率为3%,而欧元区经济增加率只有1.9%,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大国的经济增加速度则更加缓慢。 近年来,为使欧盟成为“最具有竞争力,最具活力的知识型经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作出了一些积极努力。但减少福利和失业援助等政策触及每个公民的利益,因此困难重重,收效甚微。不过正如施罗德所说,改造福利国家的目的在于保持其本质,而不是促使其死亡。想通过改革激发竞争活力,同时又不改变福利国家体系体例,这的确是欧洲政治家们面临的一个严厉挑衅。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