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通胀与衰退并行 英欧央行将艰难维稳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SMM网讯:在欧债危急及不佳经济数据的影响下,市场对二次衰退的担忧也渐渐升温。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经济状态并非濒临二次衰退,只是出现了临时性的疲软。

      本周,澳大利亚央行、欧洲央行及英国央行将先后召开议息会议。市场普遍预计,在经济复苏“中场歇息”的背景下,维稳仍将是各大央行最有可能采取的战略。


      复苏或现临时性疲软

      海外媒体5日援引分析师的话称,截至目前,各项经济数据能表现的,仅仅是经济增速正在放缓,而非重返衰退。分析认为,即使是二次衰退疑虑最紧张的欧洲,工厂运动仍在增加,尽管增加速度有所放缓。

      美国方面,最新的不安情绪来自2日宣布的6月非农就业报告,该报告表现民间部门雇员情况再度体现黯淡,非农就业人数年内首次出现削减。不过,部分分析人士依然对经济增加透露表现乐观。

      “我们不认为会出现二次衰退,数据告诉我们,经济在第二季度初期动能相称强劲,只是在第二季末动能大幅削弱。”分析机构“环球视线”首席美国经济分析师尼戈尔·高特透露表现。

      亦有分析师提出,若情况比单纯的疲弱阶段还紧张,这将令各大央行“伤脑筋”。因为目前各大央行已将短期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准,因此没剩多少政策空间来帮助他们应对经济的紧张疲弱。

      “题目是,在复苏脆弱的情况下,央行继承维持低利率而让自身的可信度面临风险是否值得。”伦敦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塞蒙·海耶透露表现。目前,全球一些央行陷入救经济照旧抗通胀的矛盾抉择中,但是鉴于复苏疲弱,维稳仍是不会出错的选择。

      欧洲两大央行成最后防线

      英国央行的处境显得最为艰难。该国5月的通货膨胀率高达3.4%,远高于设定的2%目标。英国央行此前透露表现,不认为通胀是短暂征象,也不认为这是持久征象。但分析人士认为,通胀维持在高档越久,该国央行就越难忽视这项题目。

      8日,该国央行将宣布其最新的利率决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对抗高赤字给经济带来的风险,该国央行或维持利率不变。

      和英国央行统一天宣布利率决定的还有欧洲央行。有评论认为,欧洲央行可能是对抗二次衰退威胁的最后防线,由于欧洲央行通常扮演“提款机”的角色。

      “在欧元区,你可以为经常账赤字进行主动融资。”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曾经透露表现。欧洲央行提供融资的对象不仅包括欧元区二线国家的贸易赤字,还包括这些国家的银行和当局。

      根据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研究,早在2008年中期,欧洲央行提供的3320亿欧元额外流动性中,已经有2250亿欧元被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的银行借走。希腊和爱尔兰借走的流动资金相称于各自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葡萄牙借走的则相称于其GDP的20%。

      这也令欧洲央行在做利率决策时不能草率举措。“我嫌疑特里谢会让这次的会议成为寻常乏味的会议之一。”施罗德投资英国和欧洲利率策略主管戴维·斯凯梅透露表现。

      海外媒体近日发布的调查表现,市场预计欧洲央行至少一年内维持利率不变,明年第三季度加息25个基点。而认为欧洲央行会在今年年底前上调利率的人数,仅仅占有10%。

      需求疲软或阻碍澳加息

      和欧洲地区面临复苏风险的处境不同,澳大利亚则在经济走出衰退后再度面临增加放缓的风险。分析人士预计,澳大利亚央行在6日结束的议息会议上或延续第二个月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因有迹象表现该国央行此前激进的升息措施正导致国内零售贩卖和房地产市场降温。

      澳大利亚当局5日宣布的数据表现,该国6月服务业体现指数自47.5升至48.8,仍延续第二个月低于50水平,这表现该国服务业继承收缩。

      自去年10月以来,澳央行已经六次上调利率,累计加息幅度达150个基点,这令该国在收回政策刺激方面遥遥领先。但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令澳央行一向以来快速的“退出”步伐不得不暂告段落。上月初,澳大利亚央行公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5%的水平不变,这是2月份来该国央行首次制止加息。

      澳大利亚股市5日收低0.4%,尾盘回吐早盘的涨幅。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克莱格·詹姆斯说,“澳大利亚央行已经完成利率正常化,进一步升息意味着紧缩,这在第二季度通胀数据宣布之前不太可能发生。”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