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我国须抓紧研究建立钼资源贮备制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日前,智利国家铜矿公司公布,计划将2023年前钼的产量在原计划5.8万吨的基础上再增长2.5万吨,进步43%。此次,计划进步钼产量无疑对原本已产能过剩的钼行业来说落井下石,对于国内来讲更应加快钼精矿贮备制度的建立。
         我国是全球钼储量最雄厚的国家,储量约430万吨,占全球钼储量的比重约44%;同时我国也是全球钼产量最大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一向是钼产品的净出口国,从2005年起,中国取消了对钼来料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使2006年以来中国钼精矿进口量和焙烧钼精矿、钼铁的出口量有较大幅度的削减。2007年,中国实施钼产品出口配额政策,对钼炉料等初级产品出口进行限定,导致出口量进一步削减。2008~2014年,中国金属钼出口配额总体呈降落趋势,其中2009~2011年,我国金属钼出口配额均为2.55万吨。2012~2014年,我国金属钼出口配额均为2.5万吨。
         随着国家对钼行业的政策调控结果渐渐展现,国内钼产量快速上升,近3年我国钼精矿年产量均在10万吨左右,2013年产量更是高达11.1万吨;而我国近年钼精矿的消耗量在7万吨左右,钼精矿持续多年产能过剩,价格承压。但随着美国、日本、欧盟针对中国的稀土、钨、钼贸易诉讼案中国败诉,我国将不得不取消已执行数年的针对稀土、钨、钼采取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等措施。如许一来,我国大量过剩的钼将会出口到国外,而智利钼产量的增长加剧了全球钼供大于求的局面,预计将来我国钼资源的流失会加剧。
         钼是特别很是紧张的金属,号称战略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电气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因此我国必须加快钼资源的战略贮备,从矿山开采、行业整合、环境珍爱、出口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产量的控制,加快研究建立钼精矿贮备制度。(来源: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