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拉美经济减速显明 面临新调整
最近10年,在全球原材料价格高企和流动性宽松的带动下,拉美经济呈现高速增加态势,被认为是“黄金十年”。然而,这一团体增加趋势从2011年开始渐显疲态。进入2014年,拉美地区经济减速趋势更加显明。 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联合国拉美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先后两次下调拉美增加预期,其中略显颓废的拉加经委会将2014年拉美经济增加率从年初的2.7%下调至1.1%。分析人士指出,连续10年的黄金增加期即将告一段落,拉美经济将迎来以收缩财政为特性的调整期。 拉加经委会最新经济形势报告表现,2014年拉美地区经济增加仅为1.1%,为2009年以来最低。区域内重要经济体增加乏力拖累团体增加,其中阿根廷出现0.2%的负增加,巴西增加0.2%,墨西哥增加2.1%,地区紧张产油国委内瑞拉经济萎缩近3%。此外,因为国情、贸易结构和发展模式不同,地区内国家间增速分化趋势渐渐显明。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低迷的经济相比,中美洲和拉美太平洋沿岸国家经济保持着相对较好的增加,中美洲平均增速为3.7%,太平洋联友邦家墨西哥、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平均增速为3.1%。 尽管近年来拉美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一些国家对初级产品出口的依靠有所削弱,但是对大多数拉美国家而言,矿产、能源、农产品出口依然承担着经济“造血”功能。比如,阿根廷出口收入一半来自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而委内瑞拉外汇收入约90%来自石油出口。 从2011年开始,铜、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价格在触及峰值后开始回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从2011年至今,铁矿石价格由每吨187美元跌至约82美元,铜价由岑岭时每吨9880美元下跌到约6872美元,大豆价格由每吨660美元下跌至每吨约360美元,石油价格则由每桶超过11美元跌至不到70美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重要与国际市场需求削减有关。欧洲和中国市场对拉美原材料需求降落,对拉美国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收入削减。另一方面,美联储今年10月公布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全球利率水平上升预期加强,美元对拉美货币升值趋势开始展现。 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走势依然是影响明年拉美经济的紧张变量。欧洲和中国明年的经济预期决定了大宗商品需求量不会明显回升,而世界银行展望数据表现,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虽有所好转但幅度有限。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可能出现的美国利率调整。假如美国利率水平上升,流入拉美的外资将削减,区域内货币对美元将加速贬值,各国通胀压力将继承增大,当局假如加息又可能导致增加放缓,拉美国家必要在克制通胀与避免经济增加放缓之间追求平衡。 拉加经委会对拉美2015年经济增加预期是2.2%,低于联合国对明年全球经济平均增加3.1%的预估水平。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加快,与美国贸易密切的中美洲明年经济增加预期为4.1%,而与欧洲和亚太市场关系相对密切的南美洲平均增速预计为1.8%。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日前发表报告分析拉美经济形势,认为当前拉美经济面临肯定困难,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及受拉美各国当局持续加大公共付出驱动,地区经济有望恢复中低速增加。穆迪预计巴西新一届当局(2015年1月成立)不会大幅调整现行经济政策,今明两年经济增加分别为0.7%和1%;墨西哥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和自身结构性改革,今明两年经济增加分别为2.2%和3.2%;秘鲁、哥伦比亚、智利等中等经济体增加前景较好,今年经济有望分别增加4.1%、4.7%、2%,明年将增加5.8%、4.8%、3.2%。阿根廷等国经济面临较大风险。 (据新华网、环球网内容整顿)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