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调查中国2015年增加率6.9%
日本经济消息(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和日经QUICK汇总了中国经济学家调查。调查表现将于7月15日发布的中国4~6月现实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率展望平均值为6.9%,而2015年全年增速也是6.9%。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会略低于一季度的增加率7.0%。瑞银(UBS)的汪涛指出,房地产行情下滑将拖累内需,克制工业生产和投资,加剧地方当局财政困境。中国提出“新常态”,盼望把经济从投资主导变化为消耗主导,但多数观点认为,调整生产过剩行业等结构改革往后几年将成为经济增加的负担(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夏乐)。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自去年11月以来已四次下调政策利率。不过不少观点指出,通过实施金融宽松来刺激经济的结果低于预期,比如面向企业的贷款增加乏力等。法国兴业银行的姚炜认为,企业资金需求削减以及银行规避风险的态势正成为金融政策发挥结果的停滞。也有观点认为,因资本流向海外,(国内资金供给严重)金融宽松结果开始削弱(大和证券的赖志文)。 摩根士丹利的乔虹认为,(因通货膨胀率降低)现实筹资成本上涨等金融紧缩状况将持续,经济复苏正在放慢。浩繁经济学家展望,央行今年下半年将进一步下调利率和存款预备金率。 关于可能导致经济下滑的伤害因素,“房地产行情下滑”继承排在首位。上海等部分大城市的住宅价格虽然转为上涨,但中信银行的廖群认为地方城市的库存仍然处于高水平,将继承调整。 经济学家对地方当局债务题目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为了降低利息付出成本,中国财务部提出了许可发行地方置换债的方针,但三菱东京UFJ银行的杨志认为,“无法填补税收及地皮出让收入的削减”,多数意见认为要扩大置换债的范围。 另一方面,也有声音透露表现“经济趋稳的征兆日益显明”(荷兰银行经济学家Arjen van Dijkhuizen),比如5月的重要经济统计表现,工业生产略有改善等。瑞银的汪涛指出,通过追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实施融资促进政策,第三季度(7~9月)有望出现好转。 (来源:日经中文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