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间经济团体下行态势尚未逆转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国研中间认为,上半年中国经济连续调整分化态势,部分核心指标有所好转,但经济运行团体下行态势尚未逆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间课题组透露表现,目前经济分化下行的力量总体仍大于重塑上升的力量,预计全年实现7%增加的预期目标仍需政策加力增效,避免经济失速。 课题组报告提出,分化趋势更加显明,高度依靠资源和重化工业的地区,本轮调整中降幅偏大,辽宁、山西和黑龙江省等比较典型。基础设施“稳增加”的动力趋弱,受财政减收和债务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当局推动基建投资资金动员力显明不足。当局性基金收入增加显明放缓,同时受制于投资长期回报前景不看好、机制不顺畅,PPP项目进展缓慢。 经济运行效益尚未好转,通缩风险尚未排除。经济下行中,隐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有所增长,统计数据质量堪忧等题目都值得高度关注。中国经济仍处在阶段性增加放缓的进程中,新的增加中枢和新阶段的经济平衡尚未确立,下行压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课题组报告认为,2015年可能并不是本轮经济调整的底部,需求和供应下行调整尚未结束,2016年仍有下行压力。 报告称,目前基础设施投资要实现20%增加,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美联储加息、希腊危急、超强的厄尔尼诺带来的灾难题目,分外是股市大幅下跌的后续效应,都可能会对下半年经济运行形成肯定冲击,仍考验着中国经济增加的稳固性。 报告建议,全年实现7%的预期目标仍需进一步努力。在地方财力受限情况下,中间可适当扩大赤字规模,加大对庞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支撑力度;为地方融资平台转型设定明确过渡期,对于债务率总体偏低的省区市,适当摊开地方债务规模上限;设立PPP指导发展基金,进步民营资本参与积极性;适当进步企业应税所得额免税标准。 同时,考虑到地方当局债务置换,化解金融风险等因素,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条件十分需要。下半年,可根据经济运举措态,适当采取1~2次降准、降息操作;同时降低超额存款预备金的利率水平,指导银行扩大资金运用。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虽然宽松政策推动房地产贩卖等需求面持续回暖,但向生产面传导机制并不顺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业倒闭、局部金融风险爆发以及就业失稳可能性均有所上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继承加码。 PSL、地方当局债务扩容、降低企业债发行标准以及放松房地产开发贷款条件等都将成为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体例。 (来源:财新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