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浙江外贸传统企业艰难转型 跨境电商渐成主流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尽管上半年外贸形势不佳,不过,从外贸大省浙江的情况来看,其上半年同比降落2.5%的降幅好于全国,好于上海和江苏,出口也实现了2.3%的增加。浙江能保持稳增加,得益于当地外贸企业在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等方面的创新尝试。同时也面临汇率、融资和成本高启等难题。
         在浙江的对外贸易中,义乌小商品无疑占有偏重要的位置。杭州海关发布的数据表现,今年上半年,义乌小商品出口增加47.9%,拉动全省出口增加10.3%。6月份义乌小商品出口再次回到43%的单月增速,出口集装箱7.7万标箱,增加2.6%,实现量值同升。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外贸出口普降的环境下显得尤为不易。
         义乌外贸高增加受益于市场采购政策盈利。“市场采购”贸易体例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吻合条件的经营者在采购地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体例。此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外贸稳增加的若干意见就提到,要抓紧启动扩大市场采购贸易体例试点工作。上半年市场采购贸易体例出口130.6亿美元,同比增加69.1%。出口总量靠前的国家重要有伊拉克、印度、沙特阿拉伯、埃及。市场采购出口增速较快的重要商品有餐厨用品、体裁用品、鞋帽伞、服装及附件。
         尽管如此,但在多家外贸企业看来,形势仍然不太乐观。上半年整个国际形势都不是很好,加上卢布、欧元等货币的贬值,对出口存在影响。此外,中国劳动力成本和要素的成本上升,导致产品成本已经高于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制约着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下半年外贸形势的预判,企业大多持郑重态度。对企业而言,融资成本照旧偏高,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融资成本在10%左右,导致综合成本偏高。
         今年6月,《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也已发布,因为削减了传统外贸中的诸多环节,跨境电商有望打造成新的经济增加点,为杭州外贸提供支持,《浙江省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也正在讨论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