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多因素导致中美制造成本明显缩小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表现,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必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BCG报告认为中国的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现在成本却水涨船高。这重要归咎于三个缘故原由: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进步了,依据经生产力调整后的工资水平,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二是汇率,2004年至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了35%。三是能源成本,中国的电力消费,从2004年的7美元每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每千瓦时,而自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每百万英热单位升到13.7美元,涨幅138%。然而,不只中国的制造成本飙升,曩昔和中国一样制造成原形对较低的巴西、俄罗斯、捷克、波兰等经济体也遭遇了类似情况。而传统的西欧发达国家,本来已经高企的生产成本仍旧在涨,比如瑞士、比利时、瑞典、法国等。而英国和荷兰则是例外,制造成本并没有多大波动。
         值得细致的是,印度目前还没有出现制造成本飙升的情况。在这25个经济体中,制造业竞争力上升最凸起的是美国和墨西哥。与10年前相比,2014年其制造成本指数提高最大,重要得益于持续的生产力提拔、稳固的汇率和伟大的能源上风。正是凭借这些上风,中美两国的制造成本差距被缩小到了5%以内。
      (来源:安邦咨询)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