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中国遭遇贸易摩擦常态化挑衅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在阻碍中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因素中,相较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弱而言,动辄针对中国产品提议贸易援助调查带有的指向性色彩颇为粘稠。伴随着延续多年成为全球反推销、反补贴调查的首要目标国,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情势赓续翻新,传统产品之外,高新技术产品也在赓续“躺枪”……贸易摩擦之剑为何一再指向中国?在遭遇贸易摩擦已然成为“新常态”、躲避换不来海阔天空的当下,企业又当如何冲破贸易摩擦藩篱?
      “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中国已经延续14年成为全球反推销调查的首要目标国。”“贸易摩擦就像"传染病",只要有一个国家开始针对中国提议贸易援助调查,其他国家就会随之而至。”“国外这两年针对中国企业做了许多规则歧视上的预备,今年已经开始试用了,未来企业在贸易摩擦应对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贸促会、北京国际商会近期联合举办的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应对暨维护产业安全报告会上,与会专家透露表现,作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
      案件、金额、品类“三多”
      “入世之后,中国遭遇的"两反一保"(反推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案件逐年增加,金融危急爆发后的2009年达到一个峰值,案件高达113起,涉案金额为106亿美元,双双破百。”与会专家在报告会上如是指出。
      2012年则成为中国遭遇贸易援助调查的“暗黑之年”,仅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电池提议的反推销调查涉案金额就超过200亿美元,不仅是中国历年涉案金额最大的一桩贸易争端案,也创下了全球贸易争端涉案金额之最。
      今年上半年,商务部发布的数据表现,中国遭遇贸易援助调查37起,涉案金额35亿美元,两个数字均呈同比降落态势,但中国仍是国际上贸易援助设限的首要目标国。几大领域的产品成为“重灾区”,五金、化工、轻工产业案件数量分别为16起、10起和8起,其中11起钢铁产品和成品案件最为凸起,案件数量占比30%,涉案金额占比高达58%。
      近年来,以知识产权珍爱为由的“337”调查诉讼也在赓续增多,并成为贸易摩擦中的热点。“北京"337"涉案数量呈现出增加态势,2013年和2014年北京企业被列为强制应诉式的"337"调查分别为3起和4起,远超1986~2012年全国年均量0.6起的水平。美国"337"调查直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是败诉企业的美国市场份额悉数丧失,更深条理则是对中国创新转型、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战略的制约。”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巡视员赵立宗在报告会上指出。
      发展中国家赓续“开火”
      “从国别上看,美国、土耳其、巴西、印度四国今年以来是对中国提议贸易援助调查最多的国家。如今比较凸起的趋势是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中国的产品进行限定。”上述专家进一步分析缘故原由称,“现实上,我们曩昔更多的产品竞争是与发达国家市场上的本土企业睁开的,如今则出现了一个新矛盾,即跟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争取发达国家市场,这个情况也引发了贸易摩擦。”
      比如,中国和印度在钢铁、玻璃和尼龙等行业竞争激烈;中国与巴西在鞋类、无框镜、PVC涂料布和螺纹铜管等领域摩擦较多。在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看来,中国与这些国家同处发展中阶段,经济结构相似,竞争不可避免。但是,从产品竞争力来说,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实力又不如中国,因此,通过贸易武器维护本身的产业便成了他们的选择。
      “非市场经济地位”之痛
      对中国滥用歧视性规则也是中国遭遇贸易摩擦时一个凸起的特点,“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
      根据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反推销协定,决定商品是否存在推销举动应比较商品的出口价格与“基准价格”。对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基准价格”由其国内市场价格认定,假如出口价格明显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就可能构成推销。对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国内价格不能作为“基准价格”,就要选择替换国价格作为“基准价格”。这就表现出“双刃剑”的特性,其既可以成为维护贸易公平的手段,也可成为产生贸易歧视和贸易不公平的手段。
      事实上,中国当局在入世之后赓续削减贸易投资壁垒和行政干预,完美相干法律法规系统,促进当局举动更加公开、公正和透明,在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体例方面取得了紧张进展,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90多个国家均已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尚在这一群体之外,而这些国家又恰恰是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和反推销提议国。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相干规定,2016年是中国能否结束“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的关键时间节点,业界屏息以待。“盼望相干国家和地区尽早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摒弃使用对华反推销中的"替换国"做法。必要分外强调指出的是,无论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的相干条目,反推销"替换国"的做法自2016年12月11日起都将失去多边法律依据,必须如期停止。”商务部消息谈话人沈丹阳在最近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如是强调道。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