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指日可待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年度报告称,目前全球重要经济体都处于扩张期,全球经济体现得到很大改善,并有望在将来数月达到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最好水平。 报告称,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6%,2017年预计将进步至3.5%,接近常年平均值。分经济体看,2016年美国经济增速为1.6%,欧元区为1.7%,日本为1%。尽管英国“脱欧”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增速仍达到了1.8%。 报告进而指出,尽管债务水平过高、生产力增加低迷以及政策效力持续削弱等因素使全球经济面临风险,但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很快就会回到长期平均水平。因此,各国政策制订者应行使经济前景改善和通胀保持稳固的机会,加快退出量化宽松和低利率政策的步伐。国际清算银行研究部主管申铉松强调:“假如退出这些政策的时间太晚,收回这些政策的难度将大幅进步。尽管前进道路上会有一些短期停滞,但坚持启动政策正常化仍是较明智的做法。”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张雨陶认为,最新宣布的这份报告是国际清算银行近年来对全球经济最为乐观的展望,与此前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的乐观态度相同等。本次报告的重点在于督促各国政策制订者行使当前经济改善的上风,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渐渐缩减量化宽松并改变低利率环境。 张雨陶说,当前在重要经济体增加加速之际,通胀和薪资增加却仍旧低迷,致使各国频频推迟退出刺激政策。但现实上,她小我赞成国际清算银行的观点,即通胀并非货币政策收紧的唯一前提,也不是衡量经济运动强弱或金融条件的充分指标。因此,各国不应仅因通胀数据未达预设目标而一味推迟采取举措,而是应及时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就个中理由,张雨陶诠释说,一是货币正常化过慢可能导致通胀风险,届时央行再快速加息反而会伤及经济增加;二是当前重要发达经济体的股市估值水平已明显超越历史平均水平,过慢收紧货币政策可能致使金融风险蕴蓄;三是全球债务水平已升至历史高点,而各国推迟收紧货币政策意味着最终必要更快、更多地上调利率,这不仅可能导致已经风俗于廉价资金的市场陷入恐慌,而且可能使得全球债务金字塔在偿债成本飙涨中陷入崩溃。 除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进行督促外,报告还指出,在短期周期性前景有利的近况下,全球经济仍存在四大中期风险:一是通胀忽然大幅攀升可能迫使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进而袪除经济增加势头;二是紧缩周期可能加剧金融压力,引发紧张的泡沫破裂;三是消耗可能在负债压力之下走弱,而投资增加无法抵消消耗走软的影响;四是贸易珍爱主义抬头可能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挑衅,进而减弱全球经济强度。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