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赓续转向更可持续增加路径
得益于去年政策支撑形成的增加势头、外部需求的增强以及国内改革的进展,预计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加势头。近期中国经济运动有所巩固,这是中国“加快推进需要改革、更多关注增加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时机”。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5日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5日在完成和中国一年一度的经济和政策磋商后透露表现,中国经济继承转向更可持续的增加路径,改革在广泛领域取得进展,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保持6.7%的强劲增加水平。 IMF当天在完成和中国的“第四条目磋商”后透露表现,得益于去年政策支撑形成的增加势头、外部需求的增强以及国内改革的进展,预计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加势头。根据《基金组织协定》第四条,IMF每年都会派出专家小组到成员经济体调研,就调研效果与成员经济体进行磋商,并在IMF决策机构执董会进行讨论。 今年,IMF已多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在今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瞻望报告》中,IMF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分别上调0.1和0.2个百分点至6.6%和6.2%。7月,IMF将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进一步调高至6.7%和6.4%。 从短期看,中国经济趋势向好的因素包括:宏观政策有力支撑、外部需求增强以及国内改革推进。从中长期看,经济结构转型、金融风险降低、市场化改革深化等均可提拔中国经济增加潜力。 IMF执董会赞美中国在推动经济向服务和消耗转型、实现经济再平衡方面持续取得进展,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加为全球需求提供了紧张支撑。IMF认为,近期中国经济运动有所巩固,这是中国“加快推进需要改革、更多关注增加质量和可持续性的时机”。 IMF细致到,因为货物进口敏捷恢复、出境旅游保持强劲,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016年降至1.7%,预计今年降至1.4%。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已日趋阔别出口驱动的旧模式。 关于人民币汇率,IMF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与基本面大体同等,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收紧和更稳固的汇率预期减缓了资本外流。 IMF对中国当局关注并降低金融风险透露表现赞赏。IMF透露表现,目前中国正采取紧张的监管措施提防金融风险,企业重组和减少过剩产能方面的行动使得企业债务增加速度放慢。IMF执董会对中国降低金融风险的行动透露表现赞赏:“中国当局已开始推出紧张行动,促进私人部门去杠杆——信贷增速正在放缓,伟大的‘信贷缺口’也在缩小。” “信贷缺口”这一概念是国际清算银行创造的反映银行业风险的领先指标,也是2008年金融危急后全球银行业监管的一个紧张参考指标。这一指标反映信贷占GDP比例和长期趋势之间的误差,指数越高意味着金融风险越高。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统计表现,得益于去杠杆、控风险等一系列措施,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信贷缺口”持续缩小,从去年第一季度的28.8%降至去年底的24.6%。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正在降低。 IMF对中国国企绩效改善透露表现迎接,同时呼吁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包括强化预算束缚、加快不良债务重组、让不可持续经营的国企退出等。 IMF认可中国在减少过剩产能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建议中国扩大产能减少范围并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