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增自贸区又一轮经济改革开始的旌旗灯号
9月2日报道 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网站8月23日刊登作者亚历山大·罗戈任的文章,题为《中国的新自贸区》。 文章称,30多年间,中国通过经济特区吸引外国投资来刺激经济增加。2013年上海设立了首个自贸区,2015年在广东、福建和天津又设立了3个自贸试验区。 自贸区注册公司受到的管理较在中国其他地区宽松一些。获得的优惠包括削减对海关手续和商业登记的限定、加快批准外国投资、管理贸易营业更宽松,以及显明的进出口税收优惠。每个自贸区划分了单独的行业和发展方向,并得到额外的特别管理措施支撑。 文章称,自贸区一向能成功吸引到大量外国投资并向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紧张贡献。根据最近宣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7月1日四个老自贸区内成立了4923家有外资参与的公司,总投资额为3590亿人民币。仅2016年这些自贸区就吸引了879.6亿人民币的外国投资,同比增加81.3%。 今年3月中国公布批准设立7个新的自贸试验区。报道称,与位于富裕沿海省份的现有自贸区相反,新自贸区重要位于欠发达的中国内陆地区。新自贸区设在内陆有双重政治考量。首先,种种迹象注解,中国打算行使新自贸区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和进一步增强边远地区。其次,新自贸区的分布旨在落实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首先是“一带一起”倡议。7个新区和重要工作方向的特点如下:西部自贸区位于重庆、陕西和四川,重要目标是通过综合经济改革的支撑为外国投资打开中国西部。此外,这些自贸区将作为“一带一起”的运输、物流和商业中间发展。湖北自贸区将确保把工业产能从沿海地区转移到中部地区,届时河南自贸区将成为文化和医疗旅游的国际贸易中间。 辽宁自贸区的目标是借助经济改革提拔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达成这一目标,中国当局打算在这里发展金融行业和IT服务,以及当代化机器和设备生产,包括汽车和航空装备。与其他6个新区不同的是,浙江自贸区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该自贸区侧重进一步发显现有经济运动,包括增长对国际质料商品贸易自由化的关注,尤其是石油和相干产品。该自贸区的新办法包括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以及支撑地区发展主动化储存、运输、贸易和供给行业。 潜在投资者应关注所谓的“负面清单”,这是自贸区的紧张部分。这是外国投资在自贸区禁止从事或受到肯定限定的经济领域的清单。在清单中未涉及的领域,外国投资者享受与中国当地公司划一的待遇。今年6月16日,中国当局宣布了新版自贸区负面清单,削减了限定或禁止外国投资的领域。尽管设立新区和宣布名单证实新一轮经济改革已经开始,但中国的外国投资环境无疑仍存在题目并将大幅调整。 文章称,新清单较2015年的清单削减了条目:20个不同领域的27项限定措施被去除,这些领域包括船舶制造、航空制造、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道路和水上运输,以及采矿业。这些领域取消了一些现行的限定措施,包括限定某类直升机和飞机的设计和生产、某些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以及大型主题公园的建设和经营。 文章称,新负面清单的实施和其中一些条目的响应去除无疑是又一轮经济改革开始的旌旗灯号。 (信息来源:参考新闻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