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加,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加强。其中一个最凸起的特点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性更加显明了。”在国务院消息办10月10日举行的消息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宁吉喆透露表现,经济增加从曩昔的高速转向目前的中高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性之一。2013年至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加7.2%,高于同期世界2.6%、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加水平,在全球重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加6.9%,增速延续8个季度稳固在6.7%至6.9%的区间。 结构优化,是经济新常态的另一紧张方面。宁吉喆透露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基础得到增强,工业水平上升,服务业成为最大产业。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增加延续保持在10%左右,反映出新动能的加快成长和工业发展水平的进步。从内外需方面看,消耗成为经济增加的重要驱动力,消耗与投资比例关系趋于合理,最终消耗对经济增加贡献率显明增长。 宁吉喆透露表现,动能转化也是经济新常态的紧张特性。近年来,工业技术改造、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快于团体投资,注解技术改造步伐在加快,反映了企业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提拔自身素质而努力改造升级,尤其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来了新动能加快成长,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 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题目,宁吉喆坦言,中小企业不仅有微弱的一壁,同时还要看到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紧张组成部分。中国当局始终关心中小企业发展,分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中小企业存在的微弱环节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比如,近两年来,国内大银行都成立了普惠金融部,专门支撑中小微企业、“三农”等融资题目。“包括这两天市场上反应强烈的定向降准。定向,定的就是支撑普惠金融、中小企业。”宁吉喆透露表现,随着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中小企业必将会产生新的“独角兽”、新的有活力和有实力的大企业。 针对去产能可能导致的人员下岗、大门生就业压力等题目,宁吉喆透露表现,目前反映就业的指标重要有3个,即城镇新增就业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国家统计局正在试行的、与国际接轨的调查失业率。从这3个指标看,曩昔几年就业压力虽然特别很是大,但在各方的努力下,解决就业题目取得了显明成效。“比如,2013年至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都在1300万人以上,各年制订的预期目标悉数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今年降到了4%以下;自立创业比例4年前仅为1%左右,如今在一些区域甚至超过10%。”宁吉喆说。 宁吉喆透露表现,之所以能保持稳固的就业形势,最紧张的因素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了,生产增长了,就业增长就有了基础。 在回答房地产调控题目时,宁吉喆透露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房地产行业总体照旧在持续发展的,但房地产市场近年的一个凸起特点就是城市间的分化加剧。目前,随机应变、因城施策的政策结果较为显明,国家反对投资谋利性的取向不会变,住房的基本属性是消耗,将渐渐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题目,宁吉喆透露表现,从9月份已经得到的数据看,今年中国经济实现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是没有题目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全年可能还会有更好一点的效果。 “在看经济增加速度的同时,还要看就业、物价、环保等其他方面。近几年来,就业形势特别很是好,物价低于预期水平,生态环境在改善。从这些指标综合起来看,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完全是有信念、有条件、有能力的。”宁吉喆说。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