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中国成英国紧张贸易投资伙伴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中英两国经济互补上风进一步凸显,英企在华投资和对华出口快速发展,中国成为英国紧张贸易投资伙伴。近两年来,受中国当局推进地区均衡发展政策的积极影响,57%的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在内陆地区,这与其他国家投资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策略显明不同。
      本报伦敦电 记者蒋华栋报道:日前,英国工业联合会发布首份英企对华贸易投资报告。报告表现,在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中英两国经济互补上风进一步凸显,英企在华投资和对华出口快速发展,中国成为英国紧张贸易投资伙伴。
      报告数据表现,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服务业发展、高技术产业驱动和消耗主导的新经济增加模式。英国企业在上述产业部门的上风促使英企在2015年至2016年对华直接投资规模高达22.5亿英镑。
      从投资地理分布上看,英国对华投资当前已经覆盖了70%的中国省区。沿海地区居民消耗能力和地区发展的升级为英国金融、消耗品和医疗服务等高端产业带来了伟大的投资机遇。
      近两年来,受中国当局推进地区均衡发展政策的积极影响,57%的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在内陆地区,这与其他国家投资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策略显明不同。2015年,黑龙江和河南两省分别吸引英国直接投资3.13亿英镑和2.76亿英镑,成为昔时吸引英国FDI最多的省份。
      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内陆省区在吸引海外FDI领域的上风越来越显明。中国快速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大幅消弭了传统制约内陆省区发展的物流和交通成本压力。“一带一起”建设和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为新疆、四川、重庆、黑龙江等传统内陆省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上述内陆地区在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上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英国企业。
      从投资产业分布看,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消耗能力赓续提拔、青年一代消耗风俗变化以及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英国经济产业结构与中国消耗结构的高度匹配推进了多个产业英企加大对华投资。随着中国经济从出口和投资主导向消耗和服务业主导转型,英国对华直接投资重点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
      数据表现,金融服务、物流、消耗品、商业服务、汽车零配件、酒店和旅游业、纺织业、房地产、机械制造和航天领域为英国对华FDI规模前十大产业。其中,以汇丰银行和渣打银举动代表的金融服务业近两年来在华营业赓续拓展,绿地投资规模高达4.88亿英镑。随着中国消耗者对英国品牌认可度提拔,以日用消耗品和高端奢侈品为代表的消耗品部门近两年对华投资达2.68亿英镑。
      相比于投资领域,双边贸易近年来发展更为敏捷。当前,英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欧洲贸易伙伴、第八大全球贸易伙伴。
      2015年,受中国当局多元化外汇贮备需求影响,英国对中国出口黄金67亿英镑。在常规贸易中,交通运输产业成为关键支持。以捷豹路虎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对华出口额高达38亿英镑。
      英国对华服务业出口的核心产业为旅游业,总计贸易规模为15亿英镑,占总体服务业出口的42%。数据表现,2015年访英中国游客数量总计27万人,平均天天740人。另有9.1万名中国留门生在英学习,占全英外籍门生数量的2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数字经济的鼓起促进了两国跨境金融服务贸易的开展。虽然多数英国金融机构通过在华分支开展营业,但英国对华金融服务业出口规模高达9.71亿英镑。
      报告在瞻望双边贸易投资前景时认为,当前中英两国都在经历经济转型。脱欧后的英国将重新构建贸易投资框架,中国经济新动力的核心来自于“一带一起”建设、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国内消耗产业。这将促使双方在技术、金融和教育领域的深条理合作持续推进。
      在“一带一起”建设层面,作为“自然伙伴”,英国期待在金融、工程设计与咨询、法务以及其他专业服务业领域开展深条理对接;在技术产业层面,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发展目标与英国北方经济振兴计划高度契合,英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医疗保健、航空技术领域将迎来伟大机遇;在金融服务业和教育领域,中英两国在上述产业已经开展了领先于他国的合作,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意味着上述产业仍有伟大的潜力。
      英国工业联合会成立于1965年,会员包括1.9万家公司,覆盖全英三分之一的私人企业部门,为英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组织之一。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