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11月经济数据外贸体现强劲外储十连涨
外媒称,11月,中国的进出口出人料想地加速,这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言是一个鼓舞人心的迹象。 据路透社12月8日报道,在全球需求令人吃惊地呈现强势之际,消耗者今年大肆购买中国商品,提振了中国经济,也使决策者有了收紧法规、克制高风险借贷运动的余地。 10月27日,在广州举行的第12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上,外商在展馆里参观选购水壶。(新华社) 报道称,在电子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贩卖强劲的推动下,11月中国出口同比增加12.3%,是8个月来最快增速。这一数据高于分析人士5.0%的展望值。10月的增幅为6.9%。 与此同时,大宗商品采购推动了进口增加。中国海关总署8日称,11月进口比去年同期增加17.7%,也大大高于11.3%的展望值,为9月以来最快增速。 报道称,这些数据大概有助于缓解对这个亚洲经济强国增加放缓的担忧。今年前9个月,中国经济增加强劲,增速接近6.9%,令市场人士感到吃惊。这要归功于当局指导下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出口不测走强。 英国牛津经济咨询社驻香港的亚洲经济部门负责人高路易说:“尽管我们仍然预计,因为金融政策渐渐收紧,中国国内经济到2018年将降温,但11月的进口数据表现,我们可能必要上调对中国经济的瞻望。” 报道称,自第三季度以来,中国当局为控制债务快速增加导致的风险以及为减轻环境污染而收紧法规,已对团体经济运动产生了肯定压力。另外,除了为减轻冬季污染而加紧努力,当局上月还针对金融部门新出台一些监管措施以袭击高风险借贷运动,并叫停一些存在题目且将增长地方当局债务的基础设施项目。 报道指出,尽管人们预计,防治污染将使中国削减原材料进口,但8日发布的贸易数据表现,大宗商品进口11月有所反弹。 澳大利亚阿尔戈诺特证券公司香港分公司的海伦·刘(音)说,进口铁矿石的“未必只是钢铁厂,也可能有经销商”。她说:“它们在努力囤货,可能会一向如许做,直到明年3月。它们预计,届时中国将取消冬季限令,工厂将恢复生产。” 最新数据表现,中国11月的贸易顺差为402.1亿美元,而10月为381.85亿美元。 分析人士说,尽管11月的数据总体上呈强势,但随着中国经济增加放缓,进口可能承受压力。 另据彭博消息社网站12月7日报道,在人民币汇率持续稳固的背景下,11月中国外汇贮备延续第10个月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7日称,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外储的中国的外汇贮备当月增长101亿美元,至3.12万亿美元,与彭博社调查估计的数字同等。 报道称,围绕人民币的市场情绪改善,以及全年采取的资本管制,帮助中国恢复了外储持有量。该数额今年1月曾自2011年以来首次跌至3万亿美元。尽管如此,在其他重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势必会削减对新兴市场资产的需求的情况下,资本的外流压力仍隐隐存在。 报道称,法国兴业银行展望,2018年人民币对美元将小幅贬值。 据澳新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研究主管吴昆称,11月欧元、日元和英镑都有所走强,而因为中国央行报告的外汇贮备是以美元为货币单位的,这使得以这三种货币计价的资产的价值得到了提拔。 (信息来源:参考新闻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